开展干部驻村工作,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强化基层工作力量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我区自从2011年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各个单位采取三月、半年或一年的轮换政策,已呈现略为疲惫的态势,有的单位搞起了“走读式、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驻村。
笔者了解到,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召回一千多名驻村干部,云南这次对“走读式”的驻村干部动了真格。
驻村干部,顾名思义,关键在驻,要沉下心来、身来住在村里,实地了解和体贴村情民意,带领广大乡亲,扎扎实实将农牧民群众的事情放在心尖上,用几年的时间使农牧区发生真正的改变。云南省的这一举动不仅为云南,也为我区驻村干部敲响了警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干部就是带动驻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车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全区共识。而要想真正实现精准扶贫,脱离数字扶贫,笔者认为,干部们不仅要深入群众、了解致贫原因,更要耐得下心来驻,要一蹲就是几年半载,耐心找到适合村子发展路子,形成长久发展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使群众走上稳定富裕的发展之路。
要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经过几轮驻村,虽然新驻村干部多少了解到一些信息,但是不可避免还是存在对村情民意不了解,对国家和自治区驻村政策把握不全面的现象,特别是对于精准扶贫的理解不够深入,才出现应付、数据扶贫等不好的现象,而这种能力和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只能靠长期在村里的点滴积累。
不仅如此,驻村要驻得合情合理,各单位、各行业的特性不同,资源优势也不尽然相同,科研、科技推广单位在驻村帮扶的作用,具有先天优势,在安排部署时,要充分考虑各单位情况与驻地的自然人文特点,合理分配资金、人才等资源,争取让驻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久、融得进、干得好,村里也能真正实现发展,让驻村工作与村里发展相得益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