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信心,黄土能成金。”当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入决战的关键时期,许多地方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脱贫工作在向深度贫困地区和防止脱贫户返贫方面转向,这时候更需要凝心聚力、一鼓作气,找对路子、稳住法子。
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贫困情况更为复杂、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人才力量相对欠缺,西藏能不能高质量脱贫,关乎全国脱贫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南市加查县具有相对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加查县依托核桃、虫草、水能等优势资源,打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绿色底牌,同时做好木碗、石锅、经济果林等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全县贫困发生率降到0.1%以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加查县的成功经验证明,脱贫攻坚工作关键要摸清底数,看看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解决好靠什么脱贫、怎么脱贫的问题。这就要求各个地方要对自身进行深刻的“SWOT”分析,因地制宜找对路子,在“精准”和“扬长补短”上发力,用“绣花”的功夫谋划产业,以问题导向改善民生,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群众多渠道创收增收,稳步推进工作,确保脱贫不返贫。
在思想上,扶“智”扶“志”需要久久为功。“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是走不上小康路的。扶贫工作要聚焦思想贫困,在促进思想转变、加强技能培训等方面找准发力点。在产业上,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前景、有潜力的产业是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是可持续发展的实招。扶贫干部要梳理思路,千方百计进行政策激励,引进龙头企业,发挥社会力量,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在兜底保障上,要实现稳定脱贫、长久脱贫,必须落实好保障性政策,在易地搬迁、公共服务能力、社会救助、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脱贫群众解除后顾之忧。
毋庸置疑,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乡亲们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好日子。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科学谋划、因势利导,探索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并优化之、壮大之,更好助推群众奔向全面小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