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学思践悟十九大·新时代有话说】让宣讲既增信心又暖人心

2019年02月26日 08: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曲扎
分享到:    

学思践悟十九大.jpg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昌都市注重从村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人员中选拔一线宣讲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拉家常、聊生产、谈变化、话未来等方式,分层分众、因人施教,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形式从“纸面”搬到“人前”,实现受教育群众全覆盖、无死角。从身边事出发,语言接地气、方式灵活、注重互动,这样的宣讲,淡化了高高在上的疏离感,杜绝了填鸭式宣讲的枯燥感,增强了宣讲对象的参与感,真正与基层群众实现同频共振、让宣讲内容“入脑入心”,值得推广借鉴。

在高原广阔天地,各类宣讲员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是传播党的声音的“传声筒”,是“五下乡”活动中的爱国爱教宣传员,是“四讲四爱”的示范者、引领者,也是将宏观政策化为微观事例的“翻译官”。这些宣讲员,肩负着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重要责任,而如何让宣讲工作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增信心、又暖人心,是每一名宣讲员需要思索的问题。

在同频共振中让宣讲“入脑入心”,需要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不管是重要会议精神还是教育实践活动,不管是惠民政策还是动员部署,任何宣讲内容只有宣讲员自己率先全面掌握核心要义,才能精准的授予他人。因此,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宣讲内容,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深刻掌握党中央、区党委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部署、新要求,努力保证宣讲内容既精准又贴近,防止宣讲片面性、简单化,切实增强宣讲工作的引导性。

在同频共振中让宣讲“入脑入心”,需要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面对宏观主题和笼统概念,群众可能会感触不深、一知半解,而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简练直白的语言、紧贴实际的释疑,就能增强理论宣传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有利于群众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因此,要着眼于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多讲群众爱听的“大白话”“实在话”“贴心话”,突出互动交流,体现群众参与,真正让“概念化”宣讲变为“形象化”宣讲。

在同频共振中让宣讲“入脑入心”,需要在增强针对性上下功夫。要真正使宣讲内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要紧密结合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紧扣热点难点问题,回应基层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一方面,要深入街道社区、田间地头,面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变“漫灌式”宣讲为“滴灌式”宣讲,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少群众不能熟练使用汉语等问题,通过“双语”宣讲、选拔当地宣讲员等方式,在通俗化、大众化、互动化上下功夫,确保群众听得进、记得住。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基层宣讲员要以“学懂弄通做实”为准绳,精准传递精神要旨,努力扩大宣讲实效,切实将党的声音播撒到田间地头、群众心头,激发全区干部群众的干劲和热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增添强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