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新时代如何在西藏做好驻村工作队队长

2019年03月13日 09:3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苗涛涛
分享到:    

驻村工作队队长身在基层,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担负着帮助村(社区)抓好党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提振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任。如何做好驻村工作队队长,作为基层干部,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想。

找准定位,迅速转变角色。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驻村工作,决定着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工作姿态和服务状态。首先,要放下架子、放低姿态完成身份与角色的转变,将自己作为村干部的一员,踏踏实实沉浸到村务工作中,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求自己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守位而不失位,参与而不包办,帮忙而不添乱”。认真对待工作,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形成有形的表率、无声的指导来替代强行发号施令。经常与村“两委”沟通,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导整改。其次,融入群众中,将自己当作一名村民,走村入户和群众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尊重村干部和村民,多了解群众的想法,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与村干部和群众和睦相处、打成一片。

注重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在2019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崇尚学习、加强学习,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崇尚团结、增进团结”。同样,干好农村工作不仅要了解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习掌握相关农村农业政策。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知识好比池中水,日旬月年常积累。”将沉淀积累的学识,结合新时代的新方法来加强农村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和谐,要把农村当课堂,与村干部、村民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增进团结。比如,笔者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普惠性”边民补助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老人员生活补贴》等相关政策,吃透政策精神,做到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沉下身子,摸清村情民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群众工作。要想做好驻村工作,就要主动与群众接触,察民生访民意问民情。学会尊重群众、帮助群众、支持群众,带着一颗有感情、责任、义务的心深入群众中,不怕苦不怕累,搭起沟通的桥梁,做群众的代言人,如实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困难和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争取做到人人要有交代、件件要有着落、事事要有回音。能处理的事情要当场解决,不能处理或政策性较强的要迅速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做好群众与党和政府间的疏通,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建强组织,发挥堡垒作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加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建强基层党支部,切实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苦练内功,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创新方法,提升水平,以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用得活的方式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始终把班子建设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紧紧抓住“做合格党员,争先锋模范”教育活动契机,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把村(社区)领导班子建好建强建硬。在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帮助他们提高能力素质,增强战斗力,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这样才能有效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今年以来,错那县觉拉乡年扎村党总支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丰富学习方法,努力做好“三个表率”,建设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模范党总支。以党员喜闻乐见、通俗易懂、乐于参与、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式,开展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品党课、时代楷模、新旧西藏对比感恩教育、“我是党员我承诺”等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党员的斗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出谋献策,发展农村经济。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把发展农牧区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广大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发展模式,每个村绘就发展蓝图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规划要科学严谨,路径要切实可行,还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千方百计寻找具有造血功能和长期效益的好项目,想方设法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对目前具有的特色产品要大力推介,疏通销售渠道和销售环节,促进农牧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今年初,年扎村工作队积极与农技部门协调,引进优质黑青稞种子,开展小面积试点种植,试种成功以后将大面积推广,以此来增加群众收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

整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树立抓村庄清洁就是抓乡村振兴抓精神文明抓民生的理念,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要引导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养,动员更多党员、双联户、生态岗位人员等全村力量投入村庄清洁行动中,建设好美丽乡村。今年初,年扎村把村庄清洁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先后出台《年扎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活动方案》《年扎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活动细则》等措施,拿出专项资金建立奖罚机制,集中整治脏乱差问题。经过两个月的整治,有效地减少了垃圾遍地、到处飞、随地扔的现象,使当地群众满意度提高、幸福感增强。

化解矛盾,维护基层稳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以维护村(社区)社会稳定为己任,与村干部一起担负起守土有责的政治职责。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排查调解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协助做好信访工作,将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基层安定团结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对各种社会、家庭、邻里矛盾,以法以情以理深入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今年初,年扎村建立了“六包包六”制度,即:“包安全、包信访、包维稳、包清洁、包排查、包处理”制度。敏感节点和重大节日期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四名驻村工作队员对六个村民小组采取分片负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方式,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加强沟通,赢得各级支持。农村工作不同于机关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要具备五种能力,即:独立思考能力、判断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队长要切实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村“两委”班子的关系。队长与村“两委”班子的关系是同事和战友的关系。队长应摆正位置,既要起领导核心作用,又不能独断专行;既要以身作则,又不能包办代替。二是处理好与乡镇领导的关系。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与队长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队长应接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自觉地经常性地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以得到乡镇领导对驻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队长既不能凌驾于乡镇党委、政府之上开展工作,也不能甩开乡镇党委、政府,自己单干。三是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派出单位与队长之间的关系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队长要把派出单位当作自己的坚强后盾,主动、及时向派出单位的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以获得支持。特别是,可能有的工作队成员的派出单位不是同一个单位时,队长更要做好与派出单位经常性的汇报、联系和沟通工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以百姓之心为心,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才能看到百姓脸上开心的笑脸,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作者为山南市错那县教育局派驻觉拉乡年扎村工作队队长)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