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第一书记要做到三个“第一”

2019年03月21日 09: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枫
分享到:    

选派党政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社区、乡村担任第一书记,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统筹城乡资源、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向广大贫困村(居)派驻了多批第一书记,并通过严格管理、强化培训、督导激励、定期调整等措施,有力解决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政策落实不到位、各项工作推进难等问题。第一书记队伍积极联系群众、认真履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但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深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的强烈期盼和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农村基层现状,部分第一书记“拳打脚踢”“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从何下手,领头带动作用不明显、基层工作改变不到位的情况也不断突显。对此,笔者以为,要让第一书记尽快进入角色,促进第一书记更好发挥作用,切实让广大基层群众真正受益,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到“第一”,使第一书记工作实至名归。

抓好组织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干部的“第一当家人”。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基层“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主心骨”不强是许多村(居)面临发展难题而难以破解的重要原因。为此,第一书记在驻村(居)期间,必须要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想方设法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管理能力、执行水平,打造一支团结共进的干部队伍。

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做好乡村振兴的“第一领路人”。农村要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经济要发展。第一书记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把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招商引资等环节积极努力,以谋事、干事、成事的恒心和毅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抓好联系群众工作,做好为民谋福的“第一贴心人”。谋民生者得民心。第一书记要走进群众心里,把自己当做村民自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察民情、知民意,在为民排忧解难中,在点滴小事中,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