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让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的干部脱颖而出

2019年03月21日 11:0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龙会琴
分享到:    

天下之德,莫过于忠。政治素质是党员干部的首要素质,是考察干部的第一位要求,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我区维稳反分裂反暴恐形势严峻,追赶式发展任务繁重,决胜脱贫攻坚时间紧迫,选准用对政治过硬的好干部,事关基础永固、边疆振兴和长治久安。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干部“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治边稳地主题主线,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以构建“五大体系”为依托,突出政治标准,聚焦政治过硬,严把关口、深耕细作,精益求精、慧眼识珠,考准查实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着力选拔那些 “四个意识”牢固、“四个自信”稳固,坚持“五观”“两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型干部,让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的干部脱颖而出。

严密精细,做好指标量化文章。政治素质考察要有的放矢、正确准确,首先要明确政治素质考察的核心内容,制定严密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要对焦树牢“四个意识”,重点考察党员干部政治忠诚、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看对组织是否忠诚老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是否立场坚定,在反分裂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是否旗帜鲜明;对焦增强“四个自信”,重点考察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政治认同、政治能力,看新思想是否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意识形态方面是否始终保持理论清醒,推进改革创新是否本领高强、锐意担当,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是否坚决拥护、坚决贯彻;对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重点考察党员干部政治行为、政治操守、政治自律,看信赖核心情感是否真挚,拥戴核心态度是否赤诚,维护核心行动是否果断,是否做到认识统一、表里如一,令行禁止、步伐一致。

注重细节,做好日积月累文章。干部行不行,关键看表现。表现好不好,重点在日常。干部的政治表现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瞄准细节、注意观察,从工作表现、生活细节着手,着重了解参加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观”“两论”、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参加“三会一课”等党内经常性生活的情况,尤其是在重大社会事件、社会敏感事件、维护民族团结、淡化宗教影响和反渗透反分裂反暴恐斗争中的政治态度、政治言论、政治状态,关键时候是不是清醒、敢不敢亮剑、能不能经受住考验,有没有违反政治纪律、信仰宗教或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情况;要广泛搜集、日积月累,注重过程性、经常性、动态性,运用谈心谈话、座谈交流、调研摸底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向各级党委(党组)沟通了解,当面听取个人表达,正面听取群众反映,侧面听取社会舆论,真正做实做细日常功夫,保证广泛搜集的厚度、日积月累的火候;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建立以高度信息化、智慧化为支撑的政治表现档案管理系统,形成庞大立体系统直观的政治表现数据体系,全方位展示党员干部最真实的政治形象。

实事求是,做好客观审查文章。政治考察是极其严肃的事情,要严谨细致、客观公正,绝不能作面上文章、假大空文章。要本着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党员干部负责的态度,提高政治考察的政治站位和工作使命感,始终从全局出发、从大局出发、从实事求是出发,坚持公道正派、出以公心,坚持一个标准定高低、一把尺子量到底,对日常掌握的党员干部的每一条政治表现数据进行反复核实、反复确认、反复把关、反复筛选,做好精准备注、精确解释,把那些带有感情色彩、带有主观偏见、带有诬告可能的假数据、伪数据、猜想型数据悉数剔除出去;要坚持逢提必审、遇用必查,每次干部考察,都要在政治表现档案底数基础上进行再了解再考察再核实,摸清最新的政治表现情况,掌握政治表现的变化情况;要建立健全纪检、组织、国安、公安、民宗等部门联合的干部政治审查“会诊”机制,对各部门掌握的干部政治表现信息进行实时共享,利用社会面管控“天眼”系统,监控宗教活动场所转山、转经人员、烧香拜佛人员,依法采取必要的识别审查措施;要注重动态分析,每季度对党员干部政治表现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分析,以核磁共振方式给党员干部定期进行“政治体检”,形成统计分析报告,确保政治考察结果精准实用,为各级党委精准选人提供依据。

新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保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精神状态,立足特殊地情建机制,围绕特殊形势订指标,认真较真抓日常,严之又严抓考察,不松一尺阵地,不软一丝态度,不减一毫力度,切实把严把牢把好干部政治素质首要关口。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