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是以极少数统治者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迫使农奴对农奴主保持着极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主对农奴进行着超经济压迫的一种极其野蛮、落后的制度,它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大国的中美俄三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均不同程度地面对过农奴制或奴隶制,不同的制度属性、不同的改革背景、不同的领导阶级、不同的改革举措和改革成效都是我们认识这些改革的重要参照,通过详析由来、明辨异同,进而深化我们对西藏民主改革伟大历史意义的认识。
从制度属性来看,三者之间虽然在统治者占有生产资料并控制着农奴或奴隶的人身自由方面有着相同性,但美国的大种植园奴隶制是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组成部分,它以最大化地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带有资本主义属性。俄国的农奴制带有强烈的封建属性,它将农奴禁锢在封建庄园之上,限制着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藏的农奴制则是政教合一封建神权统治的经济基础,不足西藏人口百分之五的三大领主占有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资料,广大农奴世代为奴,毫无人身自由可言,封建农奴制阻碍着西藏社会进步的任何改革尝试。
从改革的背景来看,美国南方的大种植园奴隶制关联着曾经的宗主国英国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需要,阻碍着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亟需的劳动力和市场要素,导致了南北分离的倾向,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则是出现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和农民起义频发而导致的统治危机空前爆发的紧要关头。西藏的民主改革则是发生在和平解放之后,以十四世达赖为代表的三大领主无视党中央鼓励其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良苦用心,不甘心丧失昔日作威作福的统治,于1959年3月悍然发动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下。
从改革的领导阶级来看,美国的南北战争是以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为领导,通过战争的形式打败了南方的种植园主,从而废除了制约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奴隶制。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则是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阶级实行的带有资本主义属性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西藏的民主改革则是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的,其改革的广度、深度与彻底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改革的举措来看,美国颁布了《解放宣言》和《宅地法》,对于建立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开发西部领土具有重要的意义。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动产和不动产、担任公职和工商业,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农民仍旧归村社管理。这种不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西藏的民主改革则是在经济上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在政治上废除政教合一的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在文化上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并通过西藏工作座谈会、援藏工作机制,支持着西藏的发展和进步。
从改革的成效来看,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但与奴隶制相伴随的种族歧视等问题仍然长期存在。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此,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实现了短短数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如今的西藏,各族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发有为,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宗教和顺有序、民生不断改善、生态持续良好的大好局面。
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当拓宽历史视野,在人类社会的比较中、在历史长河的发展变迁之中,去全面深刻把握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牢固地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