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民主改革第一村”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缩影

2019年03月22日 18: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金阿次仁
分享到:    

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一辆辆崭新的汽车飞驰而过……没错,这就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楼房上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像是在跟我们招手,想要告诉我们克松社区这60年来的发展变化。

时针回拨到60年前,克松村的农奴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他们没有人权、地位地下,常年为农奴主干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马棚、牛圈、走廊是他们的住处,被任意买卖、抵押和交换是农奴们世世代代的处境。旧西藏的苦,74岁老人索朗多吉最有发言权,他说,民主改革前,虽然家里人努力耕种,但还是还不起农奴主利滚利的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在雪域高原蓬勃开展,维系了上千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土崩瓦解,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新生,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的百万农奴,砸碎了身上的枷锁,用烈火烧尽压得他们踹不过气的地契,做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60年里,克松村民从旧社会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到现在的衣食无忧,从“会说话的牛马”到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今天的克松社区,有大棚蔬菜种植、交通运输、农机服务等多种富民产业,老百姓住着300多平米的宽敞明亮的房子,衣食无忧。2018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3427.47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35元。

山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乃东区委书记尼玛次仁说:“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克松村,迎来发展城郊经济、注重旅游文化融合、红色基因传承的好机遇,必将成为全面小康的先行村、乡村振兴的典范村,成为党中央治边稳藏战略在西藏成功实践的一个缩影。”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以克松村民为代表的所有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才能解放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相信到2020年,西藏各族人民必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