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沐浴党的光芒 奔向幸福生活

2019年03月26日 18:2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金鹏
分享到: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60年”·我见证 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市克松社区采风实践活动,活动中观看了话剧《农奴泪》,参观了民主改革前后克松村居民住房、采访了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些活动内容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给人以直观感受,让人不得不进行思考:是什么让这个曾今一贫如洗的村子容貌大变?是什么让昔日困苦脸庞变得笑颜如花?答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的西藏民主,使百万农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获得了解放,使西藏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西藏发展的新纪元。

民主改革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通过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在西藏延续数个世纪的封建农奴制度,迅速荡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这是西藏社会进步和人权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革,为西藏长足发展确立了崭新的起点。

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有了制度保障。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废除了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世代为奴的劳动人民站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彻夜狂欢,他们欢呼:"达赖的太阳照在贵族身上,毛主席的太阳照在我们穷人的身上。现在达赖的太阳下山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 西藏百万农奴第一次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焕发出了空前的生产和生活热情,迅速改变了西藏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条件。经济建设实现大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在民主改革中,西藏建立起第一个供销社、第一个农村信用社、第一所民办小学、第一所夜校、第一个识字班、第一个电影放映队、第一个医疗卫生机构……

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在民主改革中,一方面,实行"政治统一,信教自由,政教分离"的方针,废除寺庙在经济、政治上的一切封建特权,废除寺庙的封建占有、封建剥削、人身奴役以及寺庙内部的封建管理和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明令规定切实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爱国守法的寺庙,保护人民有当僧尼的自由和僧尼还俗的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受干涉,保护有历史意义的寺庙和文物古迹,有效保障了西藏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也为西藏实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现代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是,在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文盲率高达95%。民主改革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西藏教育事业,使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1985年开始,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同时,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使得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6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深刻改变命运的西藏各族人民,精神面貌得以重塑的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推动西藏实现长足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新时代,沐浴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万丈光芒,信步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西藏各族人民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路凯歌。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