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统一战线是西藏民主改革成功的重要法宝

2019年04月22日 07:3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耀强
分享到:    

1959年3月,轰轰烈烈的西藏民主改革拉开序幕。至1961年春,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推翻了落后、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回顾历史,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当时在面临如此艰难的形势、如此艰巨的任务的情况下,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能够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在西藏民主改革开始初期,正是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工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路线,在统战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实际的方针和政策,如“三反双减”(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人身奴役,减租、减息)、团结中等奴隶、与爱国进步上层人士“要商量办事”、对未叛乱农奴主的生产资料实行和平赎买,等等。通过统战领域这一系列灵活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帮助我们争取到了最广泛的支持、获得了最广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民主改革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功运用才有了西藏民主改革的非凡成就,也可以说,统一战线是西藏民主改革成功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需要解决的是力量的来源问题,即如何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发展总结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重要策略,最大范围地扩大群众基础,最大限度地壮大自身力量。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同时,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绝大多数人的运动理应由绝大多数人共同参与。因而,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浪潮中,无产阶级只有争取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最终获得解放。然而,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由于利益主张不同,并不是每个阶级、每股力量都是革命的、进步的,依据其对革命的拥护程度,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可以把社会中的各种势力分为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三个基本范畴。为了有效扩大我们的群众基础以壮大自身力量,就必须主动发展进步势力,积极争取中间势力,坚决孤立顽固势力。

早在民主改革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中就曾指出,我们要用一切努力和适当办法,争取十四世达赖及其上层集团的多数,孤立少数坏分子,达到不流血地在多年内逐步改革西藏经济政治的目的。按照这一最初的设想并加上后来的实践,我们逐步在西藏民主改革中摸索出了一条独特、有效的路子。当时,改革面临的是一个十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农奴主阶级(包括农奴主代理人)仅占总人数的不到5%,而广大的农奴阶级却超过95%以上。鉴于当时社会阶级剥削和受剥削程度不同,我们对当时的社会势力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在当时的总人口中,农奴主占2%,农奴主代理人不到3%,合计剥削阶级占总人口不到5%;富裕农奴3%,中等农奴17%,贫苦农奴70%,奴隶5%,这些是被剥削阶级,超过总人口的95%。面对这一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为了有效壮大民主改革的支持和推动力量,我们在当时采取了一条“依靠贫苦农奴和奴隶,团结中等农奴(包括富裕农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叛乱的和最反动的农奴主和农奴主代理人,彻底消灭农奴制度,消灭农奴主阶级”的政治路线。通过这样一条政治路线的确立,我们不难发现,民主改革中我们依靠的中坚力量即进步势力达到总人口的75%,我们争取的中间力量即中间势力达到总人口的20%,而我们坚决打击的力量即顽固势力不到总人口的5%,这就为西藏民主改革的推进获得了最大范围的支持,有效凝聚了改革的力量,大大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进而推动了整个民主改革的快速发展。

统一战线需要解决的是力量的凝聚问题,即同盟的巩固问题。实践中,我们发展总结出争取团结不同的同盟者,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同时给予其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基本方针,即从满足物质利益和加强思想教育入手来打造坚固的统一战线同盟。

唯物史观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共产党人在整个无产阶级运动中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旨归。因而,党在建立统一战线同盟的过程中就必须全心全意维护好广大同盟者的利益。同时,马克思也进一步指出,利益是思想的基础,但世界上既不存在脱离利益基础的人类的纯粹思想,也不存在完全抽象的“普遍利益”论。因而,在满足同盟者利益的同时,还必须以无产阶级特定的思想理论对同盟者给予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同盟者的无产阶级觉悟,结成坚固的同盟来实现共同的利益。

西藏民主改革期间,在物质利益方面,当时改革贯彻的原则就是尽可能满足贫苦农奴和奴隶的要求,适当照顾中等农奴的利益。在民主改革的先后两个步骤中,提出“三反双减”,大幅减轻受剥削程度最深的农奴和奴隶的经济、社会负担。同时,将没收的农奴主及其代理人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一律分给受剥削的农奴和奴隶。据统计,截至1960年10月25日,共没收和赎买了农奴主阶级的土地280多万克(一克相当于一市亩),分给了20多万户、80多万名无地的农奴和奴隶。广大的农奴阶级在民主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革命热情被充分激发。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农奴阶级的斗争精神,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我们在民主改革的进程中实行的是一边平叛、一边派工作组深入群众、组织和发动群众的政策。工作组充分深入群众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起和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向群众宣传党在平叛和民主改革中的方针和政策,通过访贫问苦、以苦引苦等方式,发动群众深刻揭露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落后、反动的本质,控诉农奴主及其代理人的滔天罪行。通过这些行动,让群众吐苦水、挖穷根,在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不断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增强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正是通过这两方面措施的双管齐下,使得我们广大的农奴阶级在整个民主改革的进程中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党结成了最坚固的向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同盟,进而保证了整个民主改革的有效推进。

统一战线需要解决的是力量的运用问题,即方法策略问题。实践中,我们发展总结出坚持无产阶级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重要原则,保证了党的统战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和根本保证。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的集中代表,无产阶级政党要始终掌握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就必须始终坚持自己的纲领、路线和战略目标,以坚决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率领同盟者前进并取得胜利,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手段,适当改变自己的策略,在特定的情况下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以这种策略上暂时的退让换来总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上就是对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事业中保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要求。

在整个民主改革的过程中,西藏工委大力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和当时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灵活的改革措施,同时又坚持根本原则不动摇,在统一战线理论的运用方面真正做到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在原则的坚定性方面,整个民主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依靠的主要力量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受剥削和压迫最深的农奴和奴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消灭农奴主阶级,这是我们在整个民主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发生动摇,这也就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同时,为了整个民主改革能够更顺利地得以推行,我们在民主改革过程中也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对争取对象做了适当让步。对于农奴主及其代理人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我们不是一律没收,而是根据其是否参加叛乱采取区别对待政策。对于参与叛乱的,一律没收其生产资料,但也分给其一份与农奴同等的生产资料以留活路;对于未参与叛乱的,生产资料一律不动,后由国家进行赎买,并在政治上给予一定关照。在土地分配过程中,对于富裕农奴的多余土地一般不予变动,仍属其所有。另外,基于当时西藏农村、牧区、寺庙的不同情况,在改革过程中也采取了不同政策,以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在农村实行的是“三反双减”,更多照顾的是广大农奴的利益;在牧区实行的是“三反两利”(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奴役,牧工、牧主两利),照顾到牧工利益的同时,也适当照顾了牧主的利益,以调动牧主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在寺庙实行的是“三反三算”(反叛乱、反封建特权、反剥削,算政治迫害、算等级压迫、算经济账),照顾到受剥削农奴利益的同时,也适当照顾到了爱国守法宗教人士的利益,有利于对他们的团结。正是由于我们在整个民主改革过程中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才使得改革的阻力大大减少,进而保证了整个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

西藏民主改革的巨大成功进一步启示我们,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始终都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党夺取一系列事业成功和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依然要运用好党的统一战线这个大法宝,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一切消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增添新的更大的活力。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