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做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2019年04月25日 08: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格桑卓玛
分享到:    

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驻村工作队作为党和政府的最基层单元,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为乡村振兴想办法、谋举措、搞建设,带领农牧民群众摆脱贫困、巩固脱贫成果、发展乡村经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好农牧民群众的“致富宝”。驻村干部是乡村发展的参谋部、智囊团,要做好乡村振兴,就要求我们的驻村干部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群众的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服务、带领群众致富,要多学习、勤思考,苦练本领,不断充实自己,争做农牧民群众交口称赞的“致富宝”。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是农牧区长远发展之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有了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这就要求我们的驻村干部积极帮助当地政府因地制宜施策,带动乡村产业与地方优势资源紧密结合。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驻村工作队要帮助驻在村(居)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乡村土专家、田秀才,让人才闪耀在农牧区舞台。

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牧区“精气神”,增强农牧区群众的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一个乡村文化的特色及特点,也就是一个乡村的文化之魂。如何让其传承与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并反过来带动乡村发展,还要求我们的驻村干部帮助驻在村(居)在文化上做文章,牢牢牵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增强农牧民在文化上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牧区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驻村干部要以帮助当地干部群众改变思路、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群众环保意识为基本,帮助群众发展循环经济,共同探索农牧区发展之路。

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带领农牧民群众奔小康的“主心骨”。驻村干部要积极帮助培养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村(居)干部,提升村(居)组织队伍整体素质,增长农牧民群众的阅历与见闻,吸引外来人才到广大乡村创业致富。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