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照例来到宗角禄康公园散步,刚一进门就发现比以往更加热闹,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演出舞台,激昂又婉转的藏戏唱腔回旋往复,引得周围的市民和游客大声喝彩……是的,今年的“藏戏演出季”到了!
藏戏因其悠久的历史,缜密的表演方式,在藏族群众精神生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藏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藏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藏文化的“活化石”。
“活鱼须在水中看”。笔者认为,以藏戏为代表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西藏的“魂”,既是西藏各族人民的“乡愁”,也是八方游客眼中的“西藏符号”。
而要把藏戏为代表的西藏传统文化“激活”,还要在实践之中找答案。以今年的“藏戏演出季”为例,这一活动将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底,来自拉萨市各县区的优秀民间藏戏队伍将在宗角禄康公园重现《朗萨雯波》《白玛雯巴》《苏吉尼玛》等广为流传的藏戏经典剧目10余场(每场演出长达7个小时)。这种藏戏的演出不仅再一次为人们呈现经典,更给古城拉萨营造一种浓郁诱人的文化氛围,成为广大游客在旅游景点之外看到的又一活色生香的西藏文化名片。而且,笔者看到,在演出场地之旁,还设置了非遗领域的扶贫产品,既让大家了解藏纸、玛尼石刻等西藏特色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业为老百姓增收。
而这,正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工作理念。西藏的“乡愁”,不仅有雪山碧湖,也有飘香的酥油茶、动听的藏戏,以及各族群众阳光灿烂的笑脸。笔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拉萨市整合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策划推出了赛马节、幸福拉萨规范舞、纳木错徒步大会、藏戏演出季等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1300场次,让传统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如何与时俱进,让西藏传统文化成功跨越时空焕发华彩?我们希望从小小的“藏戏演出季”开始,能逐渐看到在西藏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开出具有时代光彩的美丽花朵。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