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雄县的生态旅游驶入“快车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领略圣湖神韵,情醉姆蓝雪山,探秘廓琼岗日,漫步阿热湿地,沐浴康玛温泉……成为当雄县旅游的新标签。
生态,是当雄县域所有经济的底色。在原生态的草原、冰川、湖泊、温泉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是当雄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实践,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脱帽“欠发达”、迈步“绿富美”的有力举措。
笔者认为,要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制订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游客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并且对生态旅游地进行环境监测,加强部门协调,强化综合管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传承历史文脉,开发牧区特色文化产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让生态旅游站在更高的定位,不断追求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当大众旅游需求从观光游到体验游、深度游转变,发展旅游就不能再依托单个的景点,而是要着眼全域旅游,把整个乡村打造为旅游的目的地。要打好旅游业发展的“组合拳”, 深度挖掘各种旅游元素,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要从路线、方式和服务着手,在旅游产品供给、精品景区集群建设,旅游惠民富民,旅游辐射带动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推动传统旅游业从封闭的自循环向“旅游+”融合方式转变,促进“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的提挡升级。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