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品“西游智慧” 谈“选人用人”

2019年06月13日 09:5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立乾
分享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在我国流传最为广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备受关注。细细品读《西游记》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从中不难看出现代职场中“选人用人”的大智慧。

西游记中观音大士赴东土大唐选才,经过明察暗访最终选中唐三藏是偶然、更是必然。抛开金蝉子、大唐皇帝御弟身份,单纯从品行、能力方面来看,选中唐三藏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首先,就信仰信念来看,唐三藏可以算是坚守信仰的典范,一路西去魑魅魍魉阻挠、美色诱惑拦路、荣华富贵腐蚀,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美色、富贵的陷阱,而唐三藏始终不忘大唐陛下赋予的使命,牢记西天求取真经的决心,纵然是千难万险又何妨。其次,就道德水平来看,作为取经战队的CEO,其道德品行必须高洁、高尚,否则,势必会把团队带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何谈修成正果。第三,就能力素质来看,玄奘自幼生在佛门,授业于高僧大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常常讲经论道于古寺名刹,佛学造诣、工作能力自然是无可挑剔。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是成就伟大事业之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立场上的明白人,深化改革的开路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选到干部队伍中来,培养出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喜欢炫耀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第二件是受封齐天大圣。每每自我介绍之时总会提起这两件事情,殊不知,说起前者有好汉提起当年勇之嫌,说起后者只不过是天庭用来安抚的虚衔,并无实权。在取经团队中如果唐玄奘为董事长,那么孙悟空当之无愧是总经理。为什么在团队中孙悟空只能作为二号人物呢?孙悟空三头六臂、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能力自然在团队所有人之上,但是孙悟空乃顽石幻化、天性顽劣、不受约束,随心所欲、信仰缺失、德行欠缺,只有在唐玄奘的管理下,在紧箍咒的震慑下才会走入正道、修成正果,否则,只会是一个不通人性的顽猴,必然会走向灭亡。

人在其位、方谋其职;人尽其才,方显其能。搭好台子、给对位子是成就伟大事业之关键。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好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给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好干部搭好台子、给对位子,把善担当、敢作为的党员干部选上去,把不作为慢作为干部拿下来,培育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极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为建设美丽中国、谋取人民福祉而永不停息。

纵观西游记孙行者成长历程,其授业恩师菩提老祖,就其授业来讲,固然是一位成功的老师,孙悟空七十二变无所不能,驾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本领高强可与天公比高;然而,就传道而论,则算不上一位称职的老师,未教其为人处世之大道,便是轰出山门,还要他不得对外宣称是其弟子,为其后屡屡闯下大祸埋下伏笔。再看天庭招安之后多次任职,也并未有一人为其立规矩、传道义,也难怪孙悟空不知天高地厚偷吃蟠桃、放走御马、大闹天宫。再看如来收服孙悟空后,先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磨其心性,再用紧箍咒约束其行为,并选唐三藏为师一路传授处世为人之大道,如来三项措施为孙悟空立下了规矩,指明了方向,孙悟空纵然是生性顽劣、不受约束,却在制度规矩面前敬畏、坚守,一路西行保护唐僧、降魔卫道,最终修成正果,位列斗战胜佛。

无规矩不成方圆,立好规矩,守住规矩是成就伟大事业之保障。要在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上多下功夫。要着力扎好制度笼子。制度规矩的格子要疏密得当,阻断诱惑对权力的侵蚀,既要让“清廉之风”畅通无阻,又要让“歪风邪气”无法通行。制度设计要立足于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做到制度管权无死角,做到监督执纪不打折扣、不留情面,让制度规矩能够真正约束权力,管住权力,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既要心甘情愿“进笼子”,更要全心全意“守规矩”。

(作者单位:林芝市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