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笔者大学毕业后,曾在亚东县工作4年。
细雨中,牛儿在街头徜徉。阳光下,空气中散发着木头的气息。亚东木耳2元一斤,只需起个大早,在菜市场就能买到。亚东鲑鱼,也只有一对来自四川的夫妻在小规模养殖,帕里牦牛产业也刚刚起步。
那时,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封山育林后,失去重要经济支撑,为摆脱发展困境,亚东县把培养和发展林下资源作为今后发展的出路。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地震,记者第一时间赴亚东灾区采访,亚东遭受很大损失。
2015年,“4·25”地震也对亚东造成影响。
2016年,笔者又回到亚东采访。那时的亚东,是繁忙的建设场景。
今年,笔者再次回到亚东,一下子被她的美丽惊呆。 走在这座边陲小县街头,不由惊叹她仿佛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现代而又不失传统,充满无穷魅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亚东县地处喜马拉雅南北两坡,气候特点跨度极大,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但是,如何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又利用好大自然馈赠,使自然优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化为经济优势,是非常考验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水平的。
锥子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只因早已处在囊中。多年以来,亚东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茬接着一茬干。虽历经两次自然灾害,但经多年积淀,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同时,亚东县的特色产业也一步步壮大。当脱贫攻坚集结号吹响时,亚东县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成为全区最早实现脱贫摘帽的县区之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