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异地求医。长久以来,许多偏远地区都存在类似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医疗技术要下基层,建立一个长效的医疗技术下基层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近年来,“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的进入,使基层居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因医疗援藏时间较短、专业性强等因素导致医疗援助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据笔者了解,目前多数医生援藏时间为一年,扣除适应环境熟悉工作时间,以及雪顿节、春节、藏历新年等各种节假日,实际工作时间不足十个月。因此,如何调动优秀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并能保证支援时间的问题亟需解决。
短期医疗援藏时间一般在一到三个月期间,倾向于选拔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专家,然而由于短期内医疗资源不能集中,短期内专家也很难把技术传授给本地医生,因此,短期援藏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比是个问题,如果能在行政上统一医疗资源,集中病人统一做手术、培训当地医生则效率可明显提高。
笔者认为,开展医疗援藏帮扶服务,最主要的是为基层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以“传帮带”、引技术、增设施的方式,把“输血”变“造血”,教会当地医生“造血”,发现、培养有专长的卫生技术人员,从而提高当地医院医护人员的诊疗能力,这样可以方便群众就医,确保基层居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基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确保医疗援藏落地生根。要始终坚持“补齐短板、精准扶贫”原则,以技术帮扶为主,采取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物资投入等多形式并行的帮扶方式,落实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政策,不断提升医院危急重症抢救能力,增强基层基本医疗技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能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