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近年来,山南市创新培训方式,把技能送到村、送到户、送到人,不断拓宽农牧民群众的就业渠道;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圆了众多群众的“就业梦”“创业梦”。新时代,群众对就业、创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我们只有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首先,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不仅城市群众渴望高质量就业,农牧民群众对就业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迫切希望通过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过上美好生活。群众的希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而言,帮助农牧民群众圆“就业梦”是我们努力的重点方向。要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农牧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确保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
其次,要落实好积极就业政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定了众多优惠政策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促进就业,关键在于把这些好政策落实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定期不定期派出督导组,实地了解各级各部门执行、落实就业政策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打通就业政策执行和落实中遇到的“中梗阻”,让就业不再遥远,让高质量、充分就业变为现实。
再次,要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创业是富民之基。创业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还为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做好创业工作,也就带动了就业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业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让群众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创业难,起步难。对初创企业,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不仅要尽可能地给予其资金上的支持,还要经常深入实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其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