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强不强、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能否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当前,党的基层组织仍在不断壮大,以我区为例,据《2018年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党内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区党员总数为38.2万名,比上年净增1.8万名。全区12个城市街道、685个乡镇、217个社区、5261个建制村已全部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这充分说明我区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发展。
成绩固然喜人,但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如何确保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如何激发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创新离不开思想转变。俗话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创新党建模式首先要创新党建思路,转变思想观念,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就要不断研究新时代党员的心理,分析党员的需求,使基层党员更乐意、更快乐地从党建活动中自我成长。要了解基层群众的期盼,使基层党员、党建工作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使党组织不仅是党员之家,更是群众的主心骨,做到二者的高度统一。
创新离不开载体的改变。好的载体能为党建工作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就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工作内容,如建立村党员干部受教育机制,深化党内关爱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分片包干、结对帮扶、为民办实事活动等;如深化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品牌创建活动等,确保党建工作在促进基层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离不开方式方法转变。当前,很多地方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仍存在“照搬照抄”的问题,仍以上级党组织“布置任务”为主,统一有余而亮点不足,没有充分发挥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这些“任务式”的方法,对于很多基层党建而言并不完全符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立足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党建活动,特别是对于基层组织要争取做到有意义、有效果、有乐趣、有影响,做到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发挥实效。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