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一、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加增强了国人的健康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向好,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也要立足于当前、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既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又是一次实践历练。面对残酷的疫情痛定思痛,留给我们太多的反思,尤其亿万人民对“健康”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
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普遍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实,健康的完整含义,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其中包括以脏器无疾病为前提的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功能和对疾病抵抗能力加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到了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概念中增加了环境的因素,使健康的含义拓展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如果说在疫情袭来之前,很多人还在固守“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理念,那么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无疑以活生生的现实,给国人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现实版“健康”实践课,对“健康”的认识从一般理解变为溶入血脉的内心感悟,14亿中华儿女经历了一次难以磨灭的“生命至上”的血与火的洗礼。
二、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化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思想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从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缺医少药、疫病横行的严峻形势,党中央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中华大地的城乡卫生面貌和人民健康水平获得极大提升,并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和防疫、成功抗击2003年的“非典”、2013年的H7N9禽流感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的疾控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完善成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的战略高度,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形成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在2016年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次会议提出的“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改变了我国传统卫生服务中的健康内容、工作中心和服务范围,扩展了健康服务的类别、加强了对疾病防控的重视程度,并以健康内涵扩展后的标准来调整卫生服务与健康服务的对象。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完成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顶层设计和政策框架,使健康中国建设踏上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全新发展征途。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把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关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并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各方面,亲自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既紧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充分彰显,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法治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是指导我们战胜疫情、打赢防控阻击战的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也是深化对健康中国战略的认识、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三、疫情防控阻击战丰富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一个个生动实践,诠释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内涵,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以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要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受到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和实践历练,更加坚定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舵定向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预防、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胜决心和信心。我们坚信,有了这次疫情防控积累的丰富经验,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阴雨过后,中华大地必将迎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万紫千红的新气象。
(作者单位: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