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问百答》一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拟定了100个问答,对重要观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对实践经验、经典案例进行生动解读。笔者看来,对当前正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和实践的新闻工作者而言,这一举措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在新时代,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直接而剧烈地引发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变革,无论是媒体的运作,还是受众的心理,无论是宏观的传播环境与格局,还是微观的产品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新闻活动的内在规律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论点仍然适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始终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导向性,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当前的新媒体格局与复杂舆论生态下,每一个媒体,无论任何类型,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党报党刊等等,每一篇新闻报道,无论任何领域,都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意识到自己的新闻报道对大众的引导作用,都应以传递正能量为主要目标。这种导向既是外在的要求,更是内在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包括我区在内的全国新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少数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置责任和使命于不顾,歪曲新闻报道的事实真相和本质,规避舆论监督,过于追逐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等新问题。所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领会其实质和精髓,对于在新媒体环境下杜绝虚假报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