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用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做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2020年06月29日 09:5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白玛次仁
分享到:    

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班17名实习生回信,这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西藏各族人民再次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西藏各项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笔者在学习重要回信精神时,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每段每行逐字逐句细细品味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内容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思想精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突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中的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仁心仁爱、练就本领的思想精髓。

一、用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思想精髓

(一)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教育关注“人”的培养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处处体现人本思想和人才观,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人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价值追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培养人是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教育思想方面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九个坚持”中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教育为人民服务”置于“四个服务”之首。在谈到办教育的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谈到让学生获得怎样的能力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孩子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可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让学生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塑造学生“为民”的灵魂与精神,练就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培养造福人民的能力。

(三)培养仁心仁爱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在谈到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仁”的思想。他对学生提出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对教师提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可见,“仁”的思想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互存、互尊、互助、互爱的亲善关系,强调的是善良、博爱、利他的价值取向,既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应有之意,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意。

(四)练就过硬本领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十分关注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提出的六点希望中第五点希望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从上述内容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练就本领的教育思想。

二、切实做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各项工作

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既要在学习宣传上下功夫,更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既要达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武装头脑的要求,更要达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育人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及功能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适应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生态文明功能。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按照政治家和教育家办教育的要求,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认真思考和领悟教育的本质,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教育的规律及功能作用,提升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

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和把握“九个坚持”和“四个服务”,着力在“三全育人”和“六个下功夫”上发力,着力提升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方面,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深印刻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脑海里,落实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中,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另一方面,要把“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造福”的思想全面播撒和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通过教育,让学生深刻懂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小天地”的深刻道理,从而增强每个学生“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使命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实际上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实现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四)立足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练就过硬本领,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希望,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要下功夫落实的重要要求。

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强对教育的研究,突出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狠抓内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改进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来的“六个下功夫”和“三全育人”的要求, “五育并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营造宏观条件和发展环境。

我们一定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质量意识,立足“课堂革命”,按照总书记提出来的好老师“四条标准”及对教师提出来的“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六要”等一系列要求,全面承担起“三个传播”“三个塑造”的时代重任,做到“六个下功夫”,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本人是教育的受益者,也是教育的崇尚者,更是教育的选择者和实践者。从小就有当老师的强烈愿望和远大抱负。参加工作30多年来,先后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大中专招生考试工作、基础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高等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等。通过大学期间教育专业的学习和30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本人对教育的本质属性、价值意义、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功能作用、发展途径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的神圣和教育职业的崇高,这进一步坚定了本人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决心和信念。

今后,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深化对教育的认识,加深对教育的热爱之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保持思想定力、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趋炎附势,为培养与引领青年学生、关爱与发展青年学生、塑造与造福青年学生,始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心怀真情,默默奉献,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有价值!

(作者为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