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稳就业要打好“组合拳”

2020年06月29日 10: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成业
分享到:    

稳就业是“六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就业稳则人心定、家庭和、社会稳、国家安。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虽然我区就业工作整体形势尚好,但就业总量、结构、质量等供给矛盾依然突出。做好就业工作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最根本措施,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大实事。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进一步压实和巩固工作成果,切实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做好稳就业工作,要真正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要把就业工作摆在事关治边稳藏大局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高度去谋划推进,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看待认识,变“经济增长优先”为“就业优先”,把就业作为优先目标。要落实好“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要求,既要挖掘充足的就业岗位,又要在解决“有没有”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在岗位主体和就业主体方面建立双向良性互动。

做好稳就业工作,从根本上说,是要发挥市场作用,而不是政府全包下来。要准确把握就业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律,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各族群众走出农牧区到城镇和企业就业、经商创业提供更多帮助,推动市场主体和就业主体的双向选择。要坚持区内和区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全面打通各类就业渠道,鼓励和帮助到内地上学的高校毕业生就地择业,搭建区内集中统筹和区外全面拓展,综合性、立体化的就业平台。

就业观念问题是制约我区就业再就业的瓶颈问题。转变择业观念,既是把个人理想期望与社会需求相融合的客观需要,也是面对结构性供需矛盾的现实选择;既是个人成长、提高素质的必然过程,也是放飞梦想、奉献青春的现实起点。高校毕业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一岗定终身”和“故土难离”的思想观念,面对客观事实打破“铁饭碗”思想,主动在市场竞争中寻找“金饭碗”,同时要打破狭隘的地域观,敢于并善于“走出去”就业;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中央关心的优势、对口援藏的优势、沿边发展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强边疆治理、乡村振兴等机遇,坚持“眼睛向内”与“眼睛向外”相结合,加大岗位供给和人才供给力度;要破除“好高骛远”的旧观念,树立基层就业的新观念,端正自身态度,脚踏实地,把情感扎根脚下的土地,把身心与群众融为一体,在奉献基层、建设家乡、服务群众中绽放青春。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