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引领新时代青年凝聚磅礴力量

2020年07月27日 08:5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吉律
分享到:    

引领新时代青年凝聚磅礴力量——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回信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重要贺信和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感恩之余,深受启发。

一、内涵引领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归根结底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长期实践形成的,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为推动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政治方向,要进一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学、往心里学、往实里学。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西藏各族人民谋解放、谋翻身的历史,为西藏各族人民谋幸福、谋富裕的历史,为西藏各族人民谋稳定、谋发展的历史。西藏人民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西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发展西藏教育事业方面采取了许多特殊优惠措施,1985年创办内地西藏班,就是其中一项富有成效的重要举措。内地西藏班是中国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创举,我们切身经历了新时期中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改革开放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意识;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之心;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更是积极引领新一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西藏,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把西藏工作的重要战略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8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重要贺信和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西藏广大莘莘学子的亲切教诲和殷切期望。这既是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更是引领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政治方向的指路明灯。

新时代青年要树立正确政治方向,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中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正确政治方向,砥砺前行。

二、榜样引领新时代青年树立“人民至上”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20岁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29岁担任正定县委书记,他深深体会到人民的疾苦,磨砺着自己的品质,对人民充满着深情大爱,因此才对人民的美好生活寄予了深厚的希望。这种人民领袖的伟大情怀和我们党自始至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和“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这种血肉交融的关系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知青时代和正定县的领导工作中就得到了生动实践。每次用心领会、感悟领袖的高尚情操,都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表和看齐。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封重要贺信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西藏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关怀,始终心系西藏、情系西藏各族人民,更是体现了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人民至上”情怀。党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引领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深刻、透彻、全面地阐明了治国、治边、稳藏的内在关系,明确了西藏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新形势下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确定了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确定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央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制定了惠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思想流露,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急民所急、解民所困,是习近平总书记爱民为民的生动体现。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至上”四个字刷屏网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诸多指示都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青年要从中读懂“人民至上”的思想内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党中央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书写了“中国之治”的伟大篇章。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刻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呈现在战果里,让千万个新时代青年在大考中历练成长,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更是引导和培育了新时代青年厚植家国情怀和树立“人民至上”的情怀。

我们要永远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似海恩情,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心,过好今生幸福生活;加强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进一步增强不负韶华、练就过硬本领,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重托,敢拼敢闯,敢于啃硬骨头,积极干好本职工作,为新时代西藏工作贡献新时代青年的聪明才智。

三、高度引领新时代青年树立民族团结爱国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封重要贺信回信,时刻提醒我们青年一代,始终要将民族团结爱国之心融入自身血液当中,以更高的政治高度来领悟和落实这一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并强调:“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总书记还指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民族工作、治边稳藏等重要论述,2020年1月11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全票通过《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下面简称《条例》)。这一表决结果充分说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立法、依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顺应了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要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反映了全体人大代表和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共同心愿。

新时代西藏青年要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封重要贺信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学习《条例》精神,树立民族团结爱国之心。全面深入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社会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力量。

新时代青年要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始终牢记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倍加珍惜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贡献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自治区藏语委办(编译局)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