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重要孕育地。一直以来,昌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以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干在实处的政治担当,争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示范组”,扎实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一、学习内容上突出政治性,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学深学透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政治学习为根本,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引向深入。整体把握系统学。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制订《中共昌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实施方案》,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通读精学活动。中心组成员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案头卷、必读书,原汁原味彻底学、逐字逐句逐段学、掰开揉碎分解学,辅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从宏观全局中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轮廓、总体面貌、丰富内涵、深厚底蕴。同时,认真学习《摆脱贫因》《之江新语》《走在实处 干在前列》等习近平总书记早期著作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等书籍,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感悟大国大党领袖的胸襟格局和为民情怀,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重点突破专题学。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每年年初制订市委理论中心组重点专题学习安排计划,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划分为多个专题。在充分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专题论述摘编的基础上,及时搜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分门别类印发至中心组成员学习。每次集体学习时围绕一个专题深入开展,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天、发言人数不少于3人,做到学习不透彻、研讨不深入会议不结束。同时,紧密结合西藏和昌都实际,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意识形态、治边稳藏等重要论述,每年都纳入当年度学习安排,进行反复研读、多次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融会贯通。党的十九大以来,累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专题学习80余次。主动看齐跟进学。树立昌都虽然与北京有时差,但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上无时差的理念。中心组成员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形成了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事事学的浓厚理论学习氛围。如,通过“新闻联播”“学习强国”等平台,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每一篇重要讲话、作出的每一条重要指示批示,确保总书记提出的每一项要求第一时间学深悟透、作出的每一项部署第一时间落地见效,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二、学习管理上突出制度性,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工作抓常抓严
牢固树立制度意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按照科学规范有序的要求,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章立制规范学。一方面,根据中央、自治区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中共昌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组织领导、学习形式和内容、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对日常学习中探索形成的书目推荐、自学督促、补课提醒、笔记完善等好做法予以归纳总结,提出了中心组学习“二十七条务必”规范要求,初步形成了理论中心组学习一整套制度体系,确保了行有规范、学有目标,有力推动了中心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遵守纪律严格学。安排不走样,年初制订全年学习计划并报请市委同意后印发给中心组成员,把何时学、学什么、谁发言确定下来,确保全年学习专题无遗漏、内容不打折、研讨更深入。责任不落空,层层压实中心组学习责任,市委书记认真履行理论中心组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审定学习材料,亲自审读辅导报告,亲自审阅交流发言,亲自主持集体研讨,亲自总结学习成果。纪律不松懈,将中心组学习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每次集体学习中心组成员都必须参加,因故无法参加集体学习的须提交书面请假材料,并及时予以补课,市委理论中心组全年参学率达85%以上。加大投入保障学。每年安排不少于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市委理论中心组邀请专家、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等,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追加。近3年来,累计邀请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社科院所专家教授专题辅导16次,购买理论书籍70余种2100余册,并每年为中心组成员订阅《党委中心组学习》。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籍专柜,收集汇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等书目150余种,极大方便了中心组成员日常查阅学习。
三、学习方式上突出创新性,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题活学活用
着力拓宽学习载体,以掌握运用为目的,综合采用集体研讨、个人自学、辅导报告、专题调研、集中收看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示范带动开门学。市委理论中心组将每次集体学习扩大到各县区和各单位,同时邀请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将“一会”变成“三会”。一是旁听会,列席人员变成旁听人员,对学习情况实时监督,以此倒逼市委理论中心组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二是观摩会,市委理论中心组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通过自身的“现场教学”,为全市其它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提供借鉴、传授经验。三是答疑会,在学习环节针对难点疑惑和专业问题“求助外援”,及时请旁听会议的行业系统人员解释说明,在研讨环节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现学现用”,用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实现了知行合一、学用同步。站上讲台辅导学。既上接天线,紧跟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积极邀请区外高等院校和社科院所“洋教授”,围绕融媒体、大数据等最新前沿科技、社会热点作辅导报告,开阔了中心组成员的思维眼界。又下接地气,发挥昌都本地领导干部熟悉市情社情、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创立了“领导干部大讲堂”,组织“土专家”走上讲台。市委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亲自授课,中心组成员也积极在分管领域作专题辅导报告。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邀请昌都市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会议精神解读;近期结合昌都解放70周年,邀请市政协负责同志作昌都历史专题讲座。走出会场一线学。向书本学习的同时,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将学习由会议室延伸到户外田间草场、学校教室、企业车间、寺庙僧舍,中心组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至少提交1篇调研报告和1篇理论文章。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中心组成员参观昌都解放委员会旧址和党风廉政教育展、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展、昌都历史成就展等各类展览,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增强了理论学习的仪式感、代入感。
四、学习成果上突出实效性,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实践之基做细做实
立足实际、学以致用,以推动工作为根本,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转化为再创昌都新辉煌的伟大实践,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与昌都现实问题有效对接,市委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引导中深化市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校正前进方向。如,针对农牧业资源丰富的实际,大力实施“五大养殖基地”“七大种植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强做优本土特色农牧产业。围绕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2017年作出了“七城同创”的工作部署,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通过中央文明办第二次实地测评,全国双拥模范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通过自治区评审。构建了良好理论学习生态。发挥“软引领”的同时,加强监管“硬约束”,将理论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日常巡察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依据,每年对下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进行督导考核,安排理论学习作业、组织理论考试,一批熟悉市情的马列主义“土专家”快速成长,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昌都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时尚,初步构建起了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示范、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主体、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参加的理论学习生态,为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昌都”号高铁实现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凝聚了强大人心力量。注重以学促讲、以讲促学,市委理论中心组成员深入广大农牧民群众家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四讲四爱”等宣讲活动,并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藏文版等理论书籍5万余册,既在宣讲中加深了自身理解,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激荡三江大地,广大农牧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更加牢固,进一步夯实了全市与全国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应对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巩固了党在昌都执政地位,提高了党在昌都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