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从民主改革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2021年04月01日 10:0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曲亚卓玛
分享到:    

阳春3月,高原大地万物复苏,处处春意盎然,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如期迎来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纪念,是为了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西藏各地群众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新西藏发生的沧桑巨变。2009年,西藏自治区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旨在让包括藏族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永远牢记1959年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的历史性事件。不忘历史,方能笃定前行。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旧西藏是最为反动黑暗残酷落后的人间炼狱,占总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濒临全面崩溃的边缘。1959年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平息叛乱,开展了改天换地的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实现当家作主,成为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走上欣欣向荣的新时代。

奋斗,是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也是为了更有质感的幸福。但对于生活在“人不无主,地不无差”旧西藏的百万农奴来说,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工具,祖祖辈辈被迫依附在农奴主的庄园土地上,进行繁重而无尽头的劳动,负担着沉重的差役租税,他们的人身自由更是无从谈起。在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下,奋斗与广大农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没有任何关联,奋斗的意义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无奈与数不尽痛苦的悲惨生活。当时在农奴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更是形象地道出了广大农奴苦不堪言的生活。走进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让我对一位名叫桑登的农奴印象深刻。62年前拍摄的《桑登求乞》《桑登分到了土地》两幅照片,分别记录了桑登流浪行乞的悲惨境遇及拥有土地后的欢欣,真实记录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历史性时刻。从此,生活在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桑登”们,拥有了土地、牲畜等更多生产资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活热情,他们的奋斗也被赋予了更多幸福、向上的意义。

只有经历寒冬的人,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温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下,在全国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和西藏各级党委政府有力落实下,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如今,群众过上好日子,吃得越来越丰盛、穿得越来越讲究、居住越来越舒适、消费越来越升级,西藏各族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历史昭示未来,通过纪念西藏民主改革,在忆苦思甜中更加懂得珍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是鼓舞着西藏340万各族儿女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接续奋斗的信心决心!(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