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2021年04月12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云龙 吴波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传承与彰显,更是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理想进军的宣言与号令。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对此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毛泽东同志强调,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这些论述不仅明确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奋斗目标,而且明确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和国家战略的规划中始终贯穿着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蕴含着“共同富裕”。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还明确将先富—后富—共富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确定下来。他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不仅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而且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1987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共同富裕的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江泽民同志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而且在完善分配方式、兼顾效率与公平,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消除贫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他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在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了新时代最强烈的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共同富裕的信念宗旨,将其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为实现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了国家战略部署。首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次,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也就是我们迈向共同富裕取得的第一个历史性成就,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最坚实基础。可以说,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两个大局”,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学谋划、统筹全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指明了2035年远景目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第一阶段,到2035年,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可以看到,关于共同富裕,从党的十九大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具体表述由“人民生活更为宽裕”转变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进入了新阶段,进入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阶段,其价值理念仍然是以人民为中心。

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十四五”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可以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共同富裕的号角。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巨大创造,是实现现代化征程的必经之路。2020年,我国已经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消除绝对贫困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但脱贫不是终点,“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聚焦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更多更殷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和重要抓手。贫困地区摘帽后,许多地方仍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这些地区发展滞后仍然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仍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严重阻碍。需要推动脱贫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加快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在乡村振兴中赶上来、不掉队。通过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提高包括低收入人口在内的全体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低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共同富裕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进而以先富帮后富的过程,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题中之意。党的十九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议》展望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我们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步减少低收入群体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始终坚持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