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2021年04月26日 10:2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巴典曲查
分享到:    

全县11个乡镇111个行政村4G信号、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运行模式,乡镇电商覆盖率达100%,村级电商覆盖率达60%;“十三五”以来,站点网购及农产品交易额达1588.23万元……在白朗县,数字乡村的触角已延伸到田间地头、农家农舍的各个角落,悄然改变着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铺筑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增收致富的“幸福轨道”。包括白朗县在内,我区已有4个县区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展现了高原数字乡村建设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广阔发展前景。

手机银行、网上政务、直播带货……许多人曾以为数字化、信息化离乡村距离很远,但其实数字乡村早已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暗自发力,融入乡村生活的每个场景。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和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连续提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到加速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从健全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到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我区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前景可期。长期以来,囿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等因素,我区广大农牧区面临发展基础薄弱,现代化、产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等问题。而当前极为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服务,为农牧区带动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深入发展,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幸福家园提供了无限可能。坚定投身数字化发展时代浪潮,让数字技术成为推进我区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作用,在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完善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等方面不断发力,让广大农牧区与城市的联通无限接近,不断缩小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要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因地制宜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互联网与我区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藏字号”产业链条的纵横延伸,积极推广电商经营、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让数字经济成为农牧区发展的亮丽底色。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还要在创新基层数字化治理上下功夫。要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物联网+党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加快乡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基础网络建设,推动乡村信息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此外,还应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牧民的数字化技能和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任何发展都脱离不了时代,任何振兴都以与时俱进为前提。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乡村”。与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发展同向共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激活数字红利这一宝贵资源,助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我区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充满信心、满怀期待。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