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建成小康社会 不让一人掉队

2021年04月29日 15:2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杨品芳 李飞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奔向小康的路上,我们一个都不能少。让所有贫困群众,困难群众和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小康社会,是国家和人民的心愿。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批又一批的“困难户”摘帽。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陷入了新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毫不畏惧,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和防范疫情,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凝聚力。

这种强大的凝聚力,源于人民对国家和执政党的信任。曾几何时,我们的家乡还是土坯泥房,道路泥泞不堪,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大胆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社会生产力,拉动经济内需,促进发展,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不过百年的时间,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取代了茅屋土房,沥青水泥替代泥水沙路,一条条高速路铺展到祖国的各个角落。人民脱离了以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现象,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脱贫攻坚问题是西藏的重中之重。在地势的影响下,西藏气候多变,不适宜发展传统种植业,而其自身独具特色的畜牧行业,也因道路运输等问题发展不畅。在此条件下,党和国家给予多种政策倾斜和支持。至2020年底,西藏在脱贫事业中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的胜利,消除了长期困扰西藏各族人民的绝对性贫困问题。2021年初,西藏提出“十四五规划”,指明脱贫攻坚新方向——坚定不移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发展“一核一圈两带三区”新格局。

在建设西藏小康社会的路上,党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历史遗留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西藏区域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是我国在建设全民小康道路上的“硬骨头”。为了消除贫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党和国家精密部署,发展交通,建设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计划,让整个西藏地区在脱贫的同时,发展建设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区域划分经济发展模式,开设培训机构,吸纳剩余劳动力,让人民掌握一技之长,用掌握的技能发展产业,产业推动就业,就业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将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的困难群众搬迁安置,在保障他们可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这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为什么要建设小康?为什么要全民攻坚脱贫?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党和国家想要的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就是一个也不能少,无论北京还是西藏,只有所有人都脱离贫困,才是真的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人人小康,才能国家小康。在迈向富裕自强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允许掉队,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