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筑牢雪域高原乡村振兴精神之基

2021年09月17日 17: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映邑
分享到:    

人无精神则不强,国无精神则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道阻且长,并且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区域广阔,较为艰苦。因此,筑牢雪域高原乡村振兴精神的基础,十分必要。

赓续追求美好生活、幸福在前头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传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脱贫攻坚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在乡村振兴中仍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尽管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是西藏整体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因此,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就更须深刻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和新奋斗的起点。在新起点上,续写脱贫攻坚精神,就是要结合西藏实际,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间的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度巩固、融合和拓展,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平稳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

大力弘扬爱国守边、忠诚奉献的“玉麦精神”。历史证明,玉麦人所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方神圣国土,其昭示的更多是一种家国情怀,其铸造的更多是一种强边卫国精神,她们用勤劳双手所建设的一个个幸福家园的背后,更是一座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在西藏,大力弘扬“玉麦精神”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言具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是符合西藏实际的,同时也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西藏实践。西藏各族群众只有像格桑花一样深深扎根在雪域边陲,着眼于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如期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主体在于群众,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于群众。因此,既要坚持乡村群众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尊重乡村群众意愿,科学把握区内乡村尤其是农牧区的差异性和发展趋势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积极引导“新乡贤”与“新村民”回报乡村,才能做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持续发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农业、农民,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但是,西藏传统农业存在先天弱势,畜牧业现代化的短板仍未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较为凸出等等,这就表明在西藏推进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动员数百万高原儿女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党中央关心关怀和援藏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下,打一场建设美丽乡村的持久战。此时,就需要各族干部群众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深入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久久为功,努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只有持之以恒地发扬钉钉子精神,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才能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

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交汇点,各族干部群众只要筑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同心协力,砥砺前进,就一定能够在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新征程中无往不胜,就一定能够在雪域高原实现乡村振兴。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