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开幕式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同志强调:“要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守护好西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的讲话讲明了西藏生态保护的根本要求,为我们坚持生态为先,建设美丽西藏提供了基本遵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最后一片净土”,是西藏天然的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多年来不断吸引着一批批的国内外游客,高原旅游业得到极大地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造福西藏群众,西藏党委各级政府和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高原生态。当地群众摒弃传统观念,致力勤劳致富,通过开设家庭旅馆、贩卖土特产、履职生态岗位等方式,经济收入明显增多,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实现了小康,过上了幸福生活。
保护西藏生态,必须坚持生态为先,做到“有节”。“有节”就是要立足长远,为后世子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要明确哪些好的资源不必急于开发利用,守住“自留地”;要充分考虑开发所带来的生态恢复成本,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
保护西藏生态,必须坚持生态为先,做到“留绿”。“留绿”就是要坚持常抓不懈,为青藏高原披上绿色“外衣”。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种植耐寒抗旱、防风固沙植被;要提高科技成果应用,选育适合高原地理气候的植被,利用科技的力量提高种植草木成活率。
保护西藏生态,必须坚持生态为先,做到“有共情”。“共情”就是要保护田园文化。农村田园生活代表着一种浪漫质朴和天然野趣,是“进城人”的怀念,“城里人”的向往,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寄托,精神追求。要保护耕地红线,禁止任何乱占耕地行为;要加大农业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到农村、建设新农村,在广阔天地内大有所为。
今年10月,外交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举行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神山圣水、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西藏最好的名片,给国内外参会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随着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顺利闭幕,随着各位党代表关于生态保护提案的提交和集中讨论,必将引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进展,建设美丽西藏的愿景也必将很快实现。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