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奋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更好迎接数字文明新时代

2021年12月01日 17: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常平
分享到:    

近日,以“数字凝聚向善力量 网络公益文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公益慈善发展与挑战应对论坛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对外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开展面向国民的数字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学习能力、生活质量。”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提升高品质数字生活水平等措施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生活氛围,在提升人民群众使用数字设施和智能产品服务能力的同时,推广数字化适老化改造和助残服务,让智能服务兼顾各阶层群众利益,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近些年来,从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停车到数字教育资源、数字政务平台建设,以数字技术推动的分享经济、网络零售、移动支付和智慧出行深刻改变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也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随时随地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学习教育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每一名公民,都应具备基本的数字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和素质。根据不同社会阶层和职业面貌,从产业工人、农民、妇女、新兴职业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多角度出发,因人而异进行数字技能提升工程。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放眼未来,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将更好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提升网络文明和数字文明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坚持深化改革,协调发展。“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作为经济和社会分化的结果,处在城乡、东西部地域和不同年龄之间的人群在信息基础设施的接入程度、电子资源的获取机会、信息通讯设备的支付能力、数字信息的应用意识和使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距,形成了“数字鸿沟”,制约着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程。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农民、西部欠发达地区群众和老年残疾人的信息支付能力、培育他们的信息技能,推动数字服务和培训向农村地区延伸发展。只有最大限度阻断农村居民、西部偏远地区妇女等在信息能力匮乏方面的代际传递,缩小下一代城乡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平等,才能打通信息壁垒,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正确导向,保障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两者互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提高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依法规范上网用网文明意识,才能积极实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在互联互通、交流互鉴的同时确保安全可控,在资源共享、信息畅流的同时确保稳定和谐,在规范有序、互利共赢的同时促进繁荣创新,共同构建我们的美好精神家园。

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带来了国家治理新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网络文明意识,更好落实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贡献强大动力!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刘琳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