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坚守人民立场 讲好西藏故事

2021年12月27日 09:5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立场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在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守人民立场,用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展示西藏文艺新气象、讲好西藏故事,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光阴荏苒,春华秋实。西藏文艺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关心关怀下,雪域高原文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广大文艺工作着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感发展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人民之先声,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时代赞歌。讲述西藏故事的文艺硕果累累,精品力作层出不穷,不断由“高原”向“高峰”攀登,创作出一大批讴歌时代、歌颂英雄、赞美典范、畅想新生的优秀文艺精品,彰显了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立传、为历史画像、为时代明德的强烈文化担当。

坚守人民立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抒写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只有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方面要扎根基层,深入田野山川,感受大自然的包容与美丽,走进群众生活,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去,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实践活动,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另一方面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聚焦各族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坚守人民立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人民、服务大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用文学艺术的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爱国守边、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把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火热实践描绘好、记录好、展现好,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挖掘西藏特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战略性任务贯穿文艺事业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不断创作出反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文艺作品,发挥文艺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特殊作用,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坚守人民立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引领人民为己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增强使命担当。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领文艺创作,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教育各族群众什么是违背历史发展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坚决发对和摒弃的,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有机融合,提升文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倡导崇德向善、移风易俗的社会文明风尚,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巩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努力构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群众是文艺发展的基本的依靠力量,是文艺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抒写人民、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奉献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人民,书写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