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网络中国节】春满人间 为民造福

2022年01月26日 15:4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潘建军
分享到:    

节日是岁月的分割线。除夕分割了冬和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从“雨雪霏霏”到“杨柳依依”,人们盼春、喜春、赏春,祈愿“春满乾坤福满门”。

盼“只把春来报”,为民造“敬业福”。春节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有烟火气,也有仪式感。那鲜红的窗花、殷红的对联、火红的日子都是装在百姓心里的“福”。《说文解字》载:“福,佑也。从示,畐声”“示,神事也”。“福”在甲骨文中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字。可见,古人认为“福”是拜神所赐。但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守护神”,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春节前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天使白”冲在“疫”线,“志愿红”奔在“疫”线,“守护蓝”忙在“疫”线。这是春节的“敬业福”,也是百姓的“平安福”。来自人民的他们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让团聚有春天般的喜悦,让团圆有春天般的温暖。边防线上、春运路上、冬奥会上,“我是党员,我留守”“我是党员,我值守”“我是党员,我坚守”,守的是人民的心,守的是人民的福。

喜“聊赠一枝春”,为民造“和谐福”。“聊赠一枝春”,送来的是“春和景明”,融入的是“政通人和”。“和”是“乾坤气象和”,致广大而尽精微,于老百姓而言,也是“家和万事兴”。即使“就地过年”,也要“春节”“云守岁”“云拜年”,像“回家过年”一样,聊聊天、唠唠嗑、谈谈心,拉家常、叙人情、话未来,欢欢乐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和”促进团圆,“和”增进团结。“和”是“和谐福”,有亲和力。中华文化“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有“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在春节得到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脉,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气度。2022年春节,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奥会。团圆的佳节适逢团结的盛会,在和平的环境中,你追我赶的“赛道”有你来我往的“友谊”。“协和万邦”的北京冬奥会,在团结与合作中,让世界共同拥抱人类美好的春天。

赏“春风柳上归”,为民造“富强福”。春风送暖,绿柳扶苏,是蓬勃的生机,是盎然的意趣,是向上的力量,连同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处处是“希望的田野”,涌现新机遇、展现新气象。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人们在团圆幸福中辞旧岁,在团结奋斗中迎新春。“迎春”也是“纳福”。有句谚语说得好,人勤春来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也是“富强福”,只有和勤奋相伴,才能如虎添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既然时间不等人,我们就应该以奋斗定义时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以熠熠生辉的“春华”奋斗出硕果累累的“秋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谱新篇。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