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我们正奋进在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上,满怀豪情朝着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身后是无数革命先烈们寄望的炯炯目光。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自当每日“三省吾身”推动乡村振兴,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而不懈奋斗!
一省“民本情怀”树得牢不牢?广袤基层是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树立的形象,就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坐在办公室等群众找上门、面对群众易情绪化、推动工作重形式轻实效等等,都是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害行为。我们的“民本情怀”决不是看喊口号的响亮程度,而是要从群众的眼中加以发现、从群众的口中得以赞许。扎根基层、立足基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自己心中的“大事”,才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二省“服务本领”练得够不够?新时代的农村我们不仅要注重产业振兴,也要十分重视组织、人才、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群众的本领,这就要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上下足功夫,同运用党的政策理论解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力求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工作实践中摒弃固化老旧的思维模式,全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规律,充分结合地域优势、自然条件等,注重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
三省“自我革命”抓得实不实?当前,部分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还需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到位。“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诫我们,政治上的风险不加以防范,思想上的偏差不加以矫正,工作上的问题不加以整改,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乡村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养成过硬作风,消除个人慢作为、懒作为、不作为等问题,努力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敢于直面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善于自我剖析,勇于改正错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