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近代报纸在西方兴起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分析

2022年04月28日 15:4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荷花
分享到:    

【摘要】:近代报纸作为新闻时代开启的标志,它的出现意味人类的新闻传播史从此迈入了新的纪元。从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角度对近代报纸诞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外部和内部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新闻媒介的演变与发展脉络有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也能更好的把握和预测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媒介的演变的走向与趋势。

【关键词】:近代报纸;西方社会;报纸兴起;社会背景

探寻人类的传播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传播进程的每一次大的飞跃总是伴随着新的媒介的出现,或媒介的改良,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作为前提。报纸的出现也是如此,印刷术的发明,使近代的印刷传播随之兴起,报纸迅速普及开来。近代报纸是人类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开始,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近代报纸在西方社会兴起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以此为依据,更好的把握和预测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媒介的演变。

而任何新闻传播媒介的演变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战争等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报纸同样如此。因此,对近代报纸兴起原因的分析,主要从当时西方社会的社会背景着手。

一、西方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最早发明印刷术,中世纪后期,中国的印刷技术渐渐传到中亚和欧洲。14、15世纪之交,欧洲出现雕版印刷和木活字印刷。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茨的工匠古登堡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成为欧洲以及人类传播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也只是近代报纸兴起于欧洲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登堡及其印刷术产生与15世纪中期,在此之前,欧洲处于黑暗的中世纪,艺术、科技的发展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严重制约,可以说是万马齐喑。但也正是从14世纪开始一场盛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一直到17世纪,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揭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序幕。而欧洲之后所经历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也都可以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追溯。从14世纪至17世纪也正是近代报纸在欧洲大发展的时期。

中世纪被认为是西欧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一时期,基督教会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教会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上帝是绝对的权威,所有的一切都要遵循《圣经》上的指示,不可以违背,人性被绝对的“神性”压制在这套等级制度中,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和宗教僧侣掌握着社会上的大多数资源,尤其是对文字、艺术以及知识有着严密的控制。随后,黑死病开始在欧洲蔓延,欧洲平民阶层的生活更加困难和痛苦,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以及对宗教神学绝对权威的怀疑。

(一)社会经济背景

同时,在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当时的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繁荣起来。商品经济中所提倡和体现的“自由”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成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与封建统治阶级相对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催生出的富商、作坊主、银行家等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追求财富与幸福生活,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神”的力量。

与此同时,这些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形成对抗,为了更加自由、方便的表达自我,报纸这一信息传播工具便被逐步的推上当时阶级斗争的舞台,并在新兴资产阶级争取自我权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在斗争与需要的推动下,报纸在欧洲逐渐发展繁荣起来。

(二)社会文化背景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人们通过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对“人性”的追求与赞美与当时基督教文化中所强调的极度禁欲的“神性”进行对抗,由此,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对人文主义精神推崇,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倡导个性解放。也正是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近代欧洲逐渐形成了对个人价值、对尊严、对自我表达的追求,这与新闻传播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可以说,近代报纸是当时欧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绘画、诗歌一样都是当时的人们用来表达自我,抒发对“自由”思想、对人性解放渴望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三)社会政治背景

《美国新闻史》的作者曾指出“报纸首先出现在那些权力薄弱或者统治者较为宽容的地方兴起来。前者如德国,当时四分五裂为许多弱小的公国;后者如低地国家。”而最早的定期报纸也确实产生于德国。一方面,在那些“权力薄弱或统治者较为宽容的地方”,统治阶级对社会的控制较弱,非统治阶层有较大的空间接触到文字与信息,可以有较多进行表达和传播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地方往往还意味着动荡和战争的出现,这些活动会加剧对信息的需求。所以说,这些政治和战争层面的需求也会推动报纸这种大范围印刷传播工具的出现和兴起。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繁荣以及信息交流的需要,欧洲邮路改进,邮政事业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邮政制度,这也使报纸的定期发行和快速传递成为可能。

(四)当时社会与地理大发现

欧洲历史的地理大发现,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大发现过程中,一方面欧洲的经济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繁荣的贸易活动催生出大量的商品信息需求,推动了报纸和信息交流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使人们意识到世界并不是像宗教教义所描述的那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根基,人们受到远洋冒险活动的影响,对自由、财富、人性解放变的更加渴望。这些都对打破欧洲当时的文化禁锢推动信息传播活动和报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近代报纸在西方兴起的原因

纵观近代西方社会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近代报纸在西方兴起,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一)外部原因——社会背景的影响

1、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近代报纸兴起的根本原因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就越是相应的大大增长。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到资产阶级革命,欧洲近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这些社会变革推动了近代欧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尤其是商业方面的信息,商业信息的飞速增多使人们不仅仅要求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信息,更要求信息的传播速度要尽量及时。

因此,这种不断提高的社会信息需求要求有一种媒介能够为当时的人们尽量提供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又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和新鲜,以保证这些信息能够让人们准确、全面的了解这个愈加复杂的社会。报纸结合了印刷传播的时效性、规模性和文字传播的丰富内容,满足了当时西方社会的这一信息需求,便应运而生了。

2、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为近代报纸的兴起提供经济和技术保证

首先,近代西方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阶级: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与封建贵族展开斗争,并最终引发了西方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革还产生了大量的市民阶层,为报纸的产生奠定了读者基础。而技术进步则是促进整个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和发展的强大助力,同时,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介对于技术条件的要求一直以来都相当突出,没有相应的技术提供支撑,新的媒介也无法孕育出来。

近代报纸在西方的兴起,就是适应了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市场既是物资交易中心,也是信息交流中心,产生了大量的信息需求,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对信息沟通依赖性很强。同时,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的及时信息传播成为可能。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近代报。

3、政治民主为新闻活动演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新闻事业能够得以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是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新闻活动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来看,一个社会的民主程度越高,新闻事业的发展就会呈现非常健康和良好的状态,反之,社会的民主化越低,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就必然会受到遏制,甚至遭受政治上的摧残。

1644年,约翰·弥尔顿公开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特别是18世纪,以法国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宣传平等自由,鼓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进步思想,掀起了伟大的反对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是民主思想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步深入人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世纪的欧洲、北美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空前繁荣。

新闻一向被称作社会的喉舌。所以人类社会历史上每发生一些重大的变革或运动,新闻事业总要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些变革或运动的最有力的宣传鼓动者。同时,那些社会革命家和社会变革运动的领袖人物们,也都懂得和非常重视利用新闻工具直接服务于自己所领导的社会运动。在17世纪,刚刚诞生的印刷新闻纸,很快便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政权的舆论工具,充当了地地道道的“革命喉舌”。资产阶级执政以后,党派林立,相互攻讦(jie),报纸又成了维护各党派政治权益的“政党报纸”。政治的需求和政党的扶植大力推动了西方近代报纸的发展。

4、文化扩散扩大近代报纸传播和影响范围

文化传播主义的美国学派代表人物威斯勒认为文化传播的基本过程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特色——复合——传播。也就是说,一定的文化积累和演变往往会在某一文化自身生成一种新质或新的特色,而这种新质与“特色”如果符合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规律便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从而进一步发展演化成一种“高峰”态或超前性。这样的一些态势,显然就打破了原有文化整体的相对稳定与均衡,其超前部分,有时可显现为某一社会区域的超前发展,有时也仅仅显现为某些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创造力的非凡。正是由于文化的不断高峰突现与平衡传布,也才有了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该理论用来理解近代报纸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同样尤其合理性。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份定期创办的报纸为1605年荷兰的《新闻报》,最早的日报是1660年在德国创刊的《莱比锡日报》,这两份报纸的出现在当时的西方社会都属于一种“新质”或“特色”文化,并且就社会信息需求不断增长的角度上来看,其实符合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的,于是,报纸便逐渐引起其他区域注意,并在需求的推动下向其他区域流动、发展,最终在整个西方社会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二)内部原因——新闻媒介内部因素相互影响

报纸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它的产生与演变除了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之外,还会收到新闻媒介内部各种因素作用与影响。菲德勒提出了传播媒介形态变化的六个基本原则,即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形态变化、增值、生存、机遇与需要、延时采用六个方面。将这一理论与近代报纸产生之前的媒介发展状况相结合,近代报纸兴起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媒介内在因素的相互影响

菲德勒认为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他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在形式的发展;同时,新媒介绝不是突然地、毫无渊源出现的,每一种新媒介身上都可以找到旧媒介的影子。印刷媒介出现以后,对手抄的文字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手抄的文字传播媒介便自觉或不自觉的去适应印刷媒介,同时,印刷媒介也继承了手抄文字传播媒介的一些特点。报纸作为一种印刷媒介,并没有抛弃其文字化的呈现方式与叙述方式,这便是两种传播媒介相互影响的结果。

2、新媒介的出现是对旧事物的补充和继承

莱文森认为,一切媒介都可看做是立竿见影的补救媒介。也就是说,新出现的媒介源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这也就意味着旧媒介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方面出现了不足,需要有新的媒介出现以弥补这些不足。使其更加趋向于人性化发展。比如:无线电广播使人的声音传遍千里万里,是对报刊媒介的声觉补充;电视媒介同样地放大了视觉影响,但这种放大却并未放弃声觉的既有优势。菲德勒也认为,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无论是旧媒介还是新媒介,要维系生存,都要适应环境,增加既有媒介的主要优点,舍弃媒介形态中不利于使用并可被完全替代的技术部分。而这种媒介的发展过程中扬弃与补充,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

3、新媒介的产生需要恰当的时机与需要

新闻活动每过度到一个新的传播阶段,便会有新的媒介出现。但是,这种媒介被大众接受和普及,不仅仅是因为其在技术上的优势,还要恰当的时机与需要。近代报纸以及以其为代表的印刷传播的兴起与发展,就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才实现的。结合当时西方的社会背景来看,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以及那一时期的地理大发现,这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如此紧密而又连续的发生发展,对当时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宗教、教育包括当时的阶级构成和人们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近代报纸在西方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且缺一不可。

同时,回顾当时的西方社会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当古登堡改进了印刷术,发明印刷机之后,并未被立刻运用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去,而是随着人们社会信息需求不断扩大、政治与经济环境等等都发展到适当的程度之后,印刷新闻纸才迅速发展起来,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当时的中国也具备了技术上的条件,但是近代报纸却并未在中国诞生。

所以说,近代报纸在西方的兴起并不是一个巧合或偶然,而是众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必然,需要恰当的时机与需要。

4、每个新媒介的发展成熟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同理,既然新闻媒介的演变需要恰当的时机与需要,那么一个新媒介从诞生到发展成熟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近代报纸在西方诞生以后,其影响力最开始只局限于部分国家的部分地区,影响力有限。后来,慢慢扩展至西欧的多部分国家。但是,这种印刷物价格高昂,且对读者有一定的文化要求,所以市场有限,影响力自然也与现在被称为大众媒介的现代报纸无法同日而语。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报纸在传递信息,了解社会以及普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决定了其必然会发展壮大。从近代报纸在西欧诞生,它经历了政党报纸、廉价报纸一直到现在的报业集团,报纸对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所以说,一个新的媒介出现之后,必然要经过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会经历时间和社会的考验,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如果符合,那么这个媒介必然会继续发展下去。

三、结语

报纸作为人类新闻传播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改变了当时社会的传播面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报纸的产生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报纸在西方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对报纸这一具体的新闻媒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大的意义在于将其放在宏观背景下,去理解整个新闻传播媒介演变和发展历史。

纵观近代报纸兴起的社会背景,我们会发现,新闻媒介作为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部分,会受到社会发展力水平的制约,并且会受到当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也正是在这些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每一次社会的飞跃发展和技术的大变革总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新闻活动新形势、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媒介,丰富我们的生活,与诞生新闻媒介的母体社会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模式,彼此适应,互相推动。而这也是我们对新闻活动进行不断追溯与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郝雨.新闻学引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9)

[2]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

[3]丁柏铨.略论新兴媒体发展规律_兼及它与新闻传播规律的关系[J].新闻记者,2015(10):17-23

[4]杨保军、张成良.论新兴媒介形态演进规律[J].编辑之友,2016(8):5-11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