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

2022年05月19日 18:1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潘建军
分享到:    

前不久,《人民日报》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署名文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文章强调,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就要求西藏各族群众既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又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者,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生态文明建设应有系统观念。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是“国之大者”。大就大在西藏的大江河大湖泊、大草原大湿地、大森林大雪山是全国大环境、世界大生态、全球大系统,影响大、价值大、贡献大。“珠穆朗玛”是“大地之母”,“喜马拉雅”是“冰雪之乡”,“雅鲁藏布”是“母亲河”,无不寓意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5月4日,我国科考队员在珠峰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用以揭示环境变化机理,研究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我们算生态账就是算政治账,算长远账就是算子孙账,算整体账就是算系统账,正确把握生态安全和发展安全的关系,让生态红线是“高压线”更是“生命线”,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生态保护共同体,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作出最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小事做起。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影响生产系统,也影响生活系统,更影响生态系统。坚持生态优先,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人人有责,也要人人履责、人人尽责,推动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生活,从绿色出行到绿色办公,从绿色消费到绿色经济,不仅是文明“软要求”,也是制度“硬约束”,更是法治“紧箍咒”,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土绿化,人人可为;垃圾分类,人人要为;光盘行动,人人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只要“人人有为”,就能形成“人人是生态”的自觉行动,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还需持之以恒。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绵绵用力,才能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12年至2021年,森林覆盖率由11.98%提高到12.31%,生态红线保护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6%增加至45%。无论是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还是生态治理、环境保护,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以贯之。60多年来,隆子县“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长出了“绿色奇迹”,也“树”起了“沙棘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数十年来,以南木林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的示范区,自治区持之以恒建设雅鲁藏布江中游“百里生态走廊”。生态文明建设,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人人植绿、人人添绿、人人护绿,就能为早日建成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全民生态”力量。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彭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