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印刻时代记忆、承载个人体验的高考作文依然备受瞩目,其中全国新高考一卷中的以“本手、俗手、妙手”三个围棋术语为题,更是在社会中引起热议,很多围棋高手、教育工作者、网红都在网络上纷纷发表对于本次作文题目的看法。而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应结合本职工作去思考,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下好共同富裕的“本手”、因地制宜的“妙手”、贫富差距的“俗手”,成为乡村振兴中的“行家里手”,达到“落子无悔”的“高手”境界。
坚持共同富裕的“本手”,做出更大的蛋糕。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理想,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礼记》中对于“大同”的详细描述,到改革开放中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再到援藏、援疆、援青,脱贫攻坚战中的区域协调发展,都证明了我们正在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都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都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守住“本手”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探索因地制宜的“妙手”,做出更优的蛋糕。怎样将党中央的精神与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是关键所在。“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很多地区会互相学习、借鉴,但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要开放思维、正确借鉴成功经验,把握住因地制宜的“主基调”。尤其是在乡镇一级的干部,要清晰认知自身的发展水平,切不可“拔苗助长”,要贯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先补短板,再强弱项,循序渐进,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妙手”,要善于总结发展成效显著的乡村经验,提炼出乡村振兴的共性规律,概括出多样化的乡村振兴路径,才能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力戒贫富差距的“俗手”,分好更公平的蛋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努力朝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目标前进,让全体人民公平共享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一系列保障待遇。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不断加强乡村资本、人才等基础,来达到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们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恪守为民之责,多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