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因此,对每一名党员来说,作风建设是一门“必修课”。
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经过百年风雨磨炼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要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本色,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大历史时刻,自治区党委要求全区上下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工作成绩切实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使命担当。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务求实效。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增强职责意识,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直面困难和挑战,坚持对党忠诚、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以强烈的人民情怀,察民情、解民忧,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中去,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担心什么。要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真心真情温暖人民群众的心,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工作的试金石。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一代代革命和建设者前赴后继,发扬老西藏精神,矢志艰苦奋斗,让西藏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我们要传承好优良作风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爱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常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以最认真的态度抓常、抓细、抓长。要善于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互促互进。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荣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