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在学习党史中增强历史定力

2022年07月04日 08:3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张敏
分享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要不断地向历史学习,真正读懂读透我们党的奋斗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历史定力,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自身的谋事创业能力和水平,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

不断增强对党忠诚的定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不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接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历史还将继续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习党的历史,既是为了学习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是为了总结经验,才能搞清楚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做到对党忠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为此,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把握形势变化,找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成效。

不断增强永葆初心的定力。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史充分证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所系和力量所在,一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人民的一分子,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贯穿党的历史整个过程。学习党史,就要有永葆初心的定力,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饱含人民情怀,坚守初心使命,在实践中发扬优良传统,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定力。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领导党和人民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有着对共产主义的执着信念,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生动展现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能丢”的坚定信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后,也正是凭借坚定的信仰信念,在艰难曲折中建设了社会主义,在艰辛探索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的魅力,这种时代的魅力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散发着真理的魅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魅力越强大,信仰越坚定。

不断增强推进伟大事业的定力。回顾党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这一根本原则,持续发扬这一先进的发展动力。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学习党史,就是要增强推进伟大事业的定力,牢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历史自觉,认清历史大势,为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

不断增强不懈奋斗的定力。我们既是党史的学习者,也是党史的见证者,更是伟大党史的参与者和开拓者。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作风发扬光大。自成立以来,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我们党历经风霜雨雪、险滩激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格,锻造出感天动地、光照千秋的伟大情怀和革命精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共同成为伟大的精神谱系,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前赴后继、顽强拼搏,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和模范代表。这些就是党的血脉所在、革命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宣传话语和实践品格,我们必须从党史学习教育中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不懈奋斗的信念,磨炼不懈奋斗的意志,增强不懈奋斗的定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

不断增强勇于自我革命的定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敢于面对问题,勇于纠正错误。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论时代条件、形势任务、发展环境等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改变,我们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异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保持“赶考”的清醒,锤炼自我净化的过硬作风,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就尤为关键。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永葆本色初心不动摇?一条重大的历史经验就在于我们党能够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因此,学习党史,就要不断增强勇于自我革命的定力,着力解决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无惧于任何挑战。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