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奥迪广告被爆翻车,要创作更要守住底线

2022年07月05日 17:0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通讯员 周婷婷 李雪
分享到:    

一汽奥迪品牌因为一则广告陷入抄袭丑闻之中,5月21日奥迪官方发布了一条与刘德华合作的广告《人生小满》,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转发和关注。然而当晚,一个名叫“北大满哥”的视频博主便指出,奥迪广告的文案抄袭了他发布在网络平台上的视频文案。面对原作者的曝光,#奥迪小满广告抄袭#等词条很快冲上热搜,一时引起网友热议。

次日,奥迪官方发布了致歉声明,就监管不力,审核不严向刘德华和“北大满哥”致歉,并解释了该广告是由一家创意代理公司负责。且不论广告发出之前经过层层审核,竟然没有人发现这则广告抄袭了他人的视频作品,仅是相关团队几乎照搬他人成果,视抄袭为无物的行为就足以令人震惊。

不只是奥迪广告,近年来,从文学作品、影视镜头到舞蹈作品等,抄袭之风一刻不停,遍布各个领域。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原创,反对抄袭,但抄袭风波仍旧时常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仿佛无休无止呢?

实际上,抄袭很难被认定,就文字作品来说,两部相似的作品,是抄袭还是化用,是剽窃观点还是角度相似,我们很难从客观角度给出明确的判断。尤其是在当下“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当某件东西成为爆款之后,很快就会有人跟风模仿,带来很多同质化的内容,大家对原创的标准越来越低,抄袭和借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很多时候大家已对一般作品也不会深究其出处,而稍有名气的作品则会因为抄袭问题在网上引起持续性争论,但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地交锋,网友们众说纷纭,最后也难有定论。

当抄袭事件屡见不鲜时,很多原创者都显得无能为力。而且维权过程漫长,抄袭难认定困难,也让很多原创者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究这样一件难有定论的事情,况且即便维权成功也没有多少赔偿。于是,抄袭成为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事情,尤其对那些抄袭者来说,他们通过剽窃他人的成果来获得流量或利润,即便因抄袭被罚款也依然有利可图。

每一件原创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花费了创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抄袭者用卑劣的手段轻易窃取了原创者的劳动成果,也侵犯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原创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抄袭者却趁机赚得瓢满钵满,长此以往不仅会破坏市场的规范运营,也必然会损害原创者的创作积极性。

随着人们的版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抄袭行为是绝不能被容忍的小偷行径。鼓励原创,抵制抄袭不仅要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也要凝聚成一股公众合力。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抄袭行为的惩处力度,遏制抄袭之风的蔓延。同时,对于以创意为主的产业来说,合格的原创产品更是产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从业者更应当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抵制不良风气。创作者也应当耐得住寂寞,即便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也要守住内心的底线,静静沉淀自己,给大众带来优质的原创作品,给自己留下无愧于心的结局。

责任编辑:彭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