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践行大国“粮”策,守护“粮”辰美景

2022年07月13日 17:0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邵壮
分享到:    

仓廪实,则天下安。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全网主题活动“大国粮策”引发广泛反响。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温室效应、极端天气、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对全球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和贸易影响持续发酵。端牢中国饭碗,守护“粮”辰美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严守耕地红线,采取更加有效的硬措施保护好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改善良种“芯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作为农业的“芯片”, 小小一颗种子事关中国农业的发展,其对于中国百姓手中的饭碗,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可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但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大豆大量进口,玉米育种水平仍有待提高,功能性水稻研究刚刚起步……打破洋种子的垄断, 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狠抓种子质量提升,多在技术攻难关,多在种源上下功夫,努力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绿色的新品种,让越来越多好种子播撒大地、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孕育出更多丰收苗。

守住耕地“红线”。万物土中生,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石,是国计民生的保障,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必须把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和责任人,这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答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及时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扎实将“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位。

插上科技“翅膀”。兴粮就是兴农,兴农必须先兴技。端牢中国饭碗,必须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让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天的中国,机器人播种、无人机施肥、农业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出现,正不断让农业生产更加轻松高效,让新一代农人更有科技范。五千年农耕文明光辉灿烂,新时代科技兴农筑梦扬帆。站在伟大历史新起点,只要我们坚持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就一定能为种业装上“中国芯”,就一定能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就一定能将“中国饭碗”端稳端牢。

农业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作为人口大国,我们要自觉争当践行大国“粮”策的实践者,咬紧牙关,上下齐力,以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夯实“三农”压舱石,让中国的饭碗端得更稳,托举起人民稳稳的幸福。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次仁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