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从“问天进驻”看薪火相传的航天精神

2022年07月27日 16:5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郭素娇
分享到:    

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2022年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进驻“问天”背后是星辰大海的扬帆远航,是航天精神的彰显与诠释。“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梦想起航、向梦想进军,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涵养爱国情怀、激扬勇毅魄力、锤炼工作作风,以矢志追求和责任担当托举起强国梦,薪火相传航天精神。

涵养“舍我其谁、真抓实干”的爱国情怀。选择中最见信念,奉献里方显情怀。“学好科学,救中国”是老一辈航天人的铮铮誓言,最朴素的誓言里有至深至坚的热忱情怀,“漂洋过海”的毅然回国带回了先进的理论、技术;“扎根戈壁”的扎实奋斗彰显着反哺祖国的一腔赤诚。“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一代代航天人把航天事业作为毕生追求,以热血奋斗战胜条件上的艰苦、身体上的辛苦、意志上的困苦。强忍分娩阵痛完成试验工作的孔凡玲,虽近耄耋之年仍为国挺身而出的范树国,毅然回国投身导弹、核武器和航天建设的钱学森......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彰显着以身许国的缱绻爱国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航天人学习,做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弘扬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一言一行熔铸力量,一岗一位挥洒热情,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心中高高飘扬。

激扬“迎难而上、知重负重”的勇毅魄力。在荒凉的西北大漠深处,老一辈航天人构图设计靠的是直尺、三角板等简易工具,开展试验的地方由厕所改造,实验场地和设备的简陋并没有击退他们的勇气与决心。直面问题、迎接挑战,他们既有“特别能吃苦”的定力,也有“特别能战斗”的实力,一项项“卡脖子”的难题在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得以突破,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促使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进步。令人惊叹的速度背后必然是令人惊叹的精神。没有航天人“十年磨一剑”的攻关精神,就没有通往深邃太空的成功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所赶考的征途是壮阔的,所奋斗的事业是壮美的,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答卷,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赶考,于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继往开来。

锤炼“严谨细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回望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一穷二白的起步阶段到跨越式的突破,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几代航天人的奋斗叩开了航天新征程的一道道大门。中国航天事业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背后是航天人不懈求索的反思和复盘、精益求精的钻研与超越,他们将进取之心融于务实之步,将奋斗之情融入科研工作,以“99分都是不及格”的求实态度接续艰苦奋斗,才有了从“仰望星空”的奇思妙想到“星空可及”的太空漫步,浩瀚无边的星空里留下了一代代航天员锐意进取、坚实有力的脚步。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航天人真践实履、务实笃行,我们要传承航天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能作为、敢干事、会成事的工作作风践行使命、托举梦想。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