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气温高达近40℃,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编组站的股道里,炙热的车体和钢轨散发着近50℃的热浪,若不小心碰到铁皮,人很容易烫成“铁板烧”。然而,这里却是“拉风”人每天“展示”的“舞台”,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一天要弯腰探查1200多次,暴走20多公里。(中新网合肥 7月18日)
精准“出拳”,强化作业实效。炎炎烈日,近乎挑战人体极限的高温高压的工作模式,为铁路工作者精神与体力的双重压力。在这样严峻条件下,毛巾成了每位拉风人员的固定“标配”,拉风人员表明一天工作下来,出的汗比喝的水还多。而“拉风”作为铁路特有的工种,承担着保障运行安全、有序、高效的重要功能。在拉动拉风杆,将制动风管内的气体完全排出的过程,列车才得以安全“解体”,避免了撞车“惨剧”的上演。38022次货物列车作为拥有52节车厢的典型代表,在被铁路人巧妙“分解”过后,重新组装上路,继而意气风发的驶向全国各地,步入运行“快车道”。
疏通“脉络”,提升运转效能。列车“拉风”作业需要步步联通,稍有差池便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保障每一个步骤的不偏不倚,则成了每位“拉风人”责无旁贷的工作使命。在列车到达编组站,火车头摘下开走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改变列车的刹车状态,需要人工对此发力。像李伟一样的铁路工作者,就是在一节又一节车体手动放风过程中,不断减少风缸里的风量存储直至完全排空。强大的工作量带来的豆珠般的汗珠就这样一滴滴滑落在“拉风人”的额头也浸润着他们的衣襟。身着工作服,携带无线电台,他们一步一脚印向前迈,用实干与担当诠释着铁路工作者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伟大初心。
夯实“地基”,保障目标落地。“拉风人”工作模式的多变、工作考验的频现,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着自身工作标准。边走边擦、弯腰复检……每一个相似动作的背后是他们最为执着的坚守。在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拉风人”最多时要完成12列货车的排风任务,20公里漫漫长路的走过,1200余次的重复弯腰,夹杂着被汗水浸疼的眼睛,而这一系列伟大付出也仅仅为了拉风任务的顺利完成,保护好列车运行的一片“安全天”成为了他们心照不宣的共同使命。拉风工作不仅对工作者灵活机敏身体的考验,也是对个人吃苦耐劳意志的锤炼。阜阳北编组站是作为京九大通道的中部“咽喉”,就这样在每年春秋冬夏中为170多万节货车车辆“拉风”。
徒步暴走、热浪冲击、风吹日晒……拉风人员走过了从寒冬到盛夏的漫长征程。7月盛夏,他们头顶烈日,奔跑忙碌在热浪滚滚的钢铁“蒸笼”里,南来北往的物资运输提供保障,为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李福明)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