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日均716.8万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873.5万人次,客流平稳有序;累计发送货物6.5亿吨,同比增加4537万吨,增长7.5%,货运保持高位运行。(人民日报 9月1日)
倾心服务,用“软实力”赢得点赞。暑期往往是人员密集出行期,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应对广大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为群众创造良好出行条件。“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针对暑期疫情此起彼伏、常态防控的形势,铁路部门及时调整运输组织,停开、减开涉疫地区旅客列车,持续做好通风杀毒、测温验码、分散候车等工作,加快推进铁路12306系统共享防疫数据,在部分车站试点推行票、证、人、健康码、核酸检测数据“一体化核验”,方便旅客出行。“大疫”当前,铁路部门不断升级服务“软实力”,如缕缕春风般吹散旅客的焦躁,让旅客们感受到出行中的“别样之美”。
挂图作战,以“精确化”组织调度。暑期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货运流叠加,铁路系统压力骤升,高质量组织调度,是对铁路系统硬件、软件、管理、安全、效率等各方面工作的“年度大考”。“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铁路部门不怕困难、敢于承压,主动接受挑战,运用12306售票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科学安排列车开行,实施“一日一图”,精准匹配运力和需求;注重向部分热门方向和区间倾斜资源,采取普速客车加挂车辆、动车组重联运行、启用热备车组等措施,及时增加运力投放。在铁路系统的精准调度下,无数列车往来穿梭、运行有序,飞驰在祖国的“希望田野”上。
聚焦重点,为“双循环”贡献力量。铁路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通过源源不断把“养分”运输到最需要的地方,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铁路部门主动融入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深入开展电煤保供专项行动,严密组织电煤运输,用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通道能力,做到应装尽装、快装快运。精心组织夏粮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全程盯控。大力推进铁路国际联运,不断提升铁路口岸运输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铁路的不懈努力,保证了物资流通的畅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各地经济发展送上一颗“定心丸”。
“春流一滴汗,秋收一箩筐。”今年的暑运虽然结束,但中秋、国庆铁路运输将启动,新一幅“热力图”即将呈现。中国铁路将继续秉承“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理念,坚定信心,未雨绸缪,答好下半场的这份考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