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县级党校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是培训和教育基层党员干部的主阵地。现以西藏自治区县级党校为例,从县级党校建设情况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作用提供借鉴。
县级党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
部分县级党校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活动,且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县级党校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正常开展培训工作,但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对基层党校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有一定影响。
(二)智慧校园建设较滞后
在党员干部培训和轮训中,大部分县级党校缺乏智能化学习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现代化教学设备存在短板,学习效率难以提升,教学模式难以创新。县级党校建设需要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质量。
(三)培训效果有待提升
部分县级党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一方面,受客观条件制约,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县级党校教学队伍,致使县级党校缺乏优秀稳定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县级党校培训内容以党的理论教育为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少参训党员干部缺乏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县级党校要想办法吸引人才,树立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培训导向。
(四)科研能力不足
部分县级党校因人才缺乏,条件相对艰苦,调研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弱。一是县级党校科研工作人员对理论研究不够透彻,调研和科研工作深度不足;二是党校科研人员调研和科研工作精度不足,难以精准把握科研工作和理论转化的切入点;三是科研广度不足,创新不够,例如对少数民族地区红色资源挖掘不够深、思考不够新、运用不够广。
加强县级党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县级党校办学资金投入
县级党校当前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预算人均办公经费等组成,这种资金投入模式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工作,难以满足新时代党校工作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县级党校的办学资金投入力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由自治区、市、县三级部门拨付一定比例的资金,让县级党校的建设资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匹配;建立党校专项资金,并严格监管资金的去向,加强资金使用效果考核;依法依规探索建立其他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党校的硬件设备建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深化,而这一成果可以被逐步应用到县级党校建设中。县级党校需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针对性的软件研发,从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效果。以应用Classdojo软件建立管理平台为例,这一软件的应用能够呈现各项工作评价的结果,并用直观化的图形来呈现。学员可以应用这一软件了解自己每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包括工作进度、日常考勤情况、每次考试成绩等,并且了解每项工作完成后得到的评价。应用这一平台,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一名学员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而学员也可以根据直观化的呈现,了解学习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找到继续完善的方向。
(三)建立培训需求导向
在新时代,县级党校要与时俱进,注重让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为例,县级党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教育模式。首先,党校要把基层党建与党员考核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在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中进行学习。其次,党员干部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把党建品牌建设与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结合起来,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再次,党员干部需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完成理论转化,学会在实践工作中解决问题。最后,党员干部需要结合党建品牌建设取得的经验,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在实践中优化党建品牌建设工作。
(四)优化科研工作思路
为了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县级党校需要优化科研工作思路,突出实践导向。首先,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依据县级党校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工作实践,拟定切实可行的科研目标。在调研和科研工作中,县级党校教师需要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融入科研中,开展理论研究。其次,应基于当地的现实环境,积极开展调研和科研工作,归纳总结调研和科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最后,要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对待科研工作,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持续落实,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实践能力。
结语
县级党校肩负着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的重任。加强西藏县级党校建设,就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推动党校的培训和轮训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业、提质增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基层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进一步推动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墨脱县委党校)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