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1月16日在拉萨隆重召开,会上,王君正强调,自治区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而西藏高校作为西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时代使命。
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西藏高校应持续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① 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民族团结奋进勇毅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西藏高校的所有发展都应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
一、和平解放、民族团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党的光辉照西藏,西藏人民心向党。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共同纲领》(1949年)的实施颁布到《十七条协议》(1951年)的共同签订,西藏人民翘首以盼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终于得以实现,这不仅仅标志着西藏的和平解放,更是西藏同胞们迈向民族团结的起点。
1951年,刚刚和平解放的西藏百废待兴,但要摆脱困境,只靠外力是行不通的,只有培养出一批坚持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干部,才能从根源上扭转困局。为确保不受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干涉顺利办学,1957年8月,党中央正式作出了西藏在内地办学的指示,并为这所创建中的学校定名为“西藏公学”。1958年9月在中央政府和两省区的支持下,以“西藏需要什么人,学院就培养什么人”为目标的西藏公学在陕西咸阳正式诞生。1959年3月,当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公开发动武装叛乱时,西藏公学坚守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初心的2000多名师生,分批回藏投身平叛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去,为西藏的民主改革事业的顺利开展及建设民族团结新西藏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960年,西藏的平叛改革取得了胜利。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也终于落户西藏。同年,经中央政府批准,“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学院为西藏输送的大批专业技术民族干部,为西藏日后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调整、团结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丢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为从实从细、全面推进西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进程,西藏高校坚持“面向西藏,服务于西藏”的办学宗旨,本着西藏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西藏什么时候需要,学校就什么时候输送的原则,为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西藏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党中央先后七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胡耀邦同志从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始终是西藏必须非常重视的大事,是西藏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到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开了我国全国性援藏的重大工程,使西藏高校走上了现代化民族高等教育的轨道。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李鹏同志强调西藏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两手都要硬”,要在享受全国支援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团结奋斗”,为西藏高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西藏的进步和藏族同胞的未来,始终和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随后,教育部先后确定了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9所部属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口支援西藏高校。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西藏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胡锦涛同志针对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明确了西藏工作主题,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把西藏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十个必须”。2018年10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中指出,西藏高校应“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鉴往知来、极不平凡的五年跨越式发展
团结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谱新篇,回首过去的五年,是西藏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五年间,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西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融入,西藏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各族群众得到的实惠之多,令人瞩目,西藏经济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过去的五年间,西藏经济快速发展,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中国领先;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西藏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川藏铁路全线开工、拉林段建成投运,拉萨至山南、林芝、那曲高速公路通车,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区,全区形成统一电网;西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深入开展医疗教育组团式援藏,进一步提升对口援藏工作水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西藏逐步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次回顾西藏民族团结发展历程,从旧西藏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从废除政教合一到实现政教分离,从封建农奴制度跨越到社会主义制度,正所谓“高原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因此,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西藏高校的落实与实践,不仅是民族团结理论和党的治藏方略的在新时代贯彻与实践,更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升华与完善。
① 邹瑜.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作者简介:陈蕾,女,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推进西藏高校民族团结走在全国前列的路径研究;项目号:22MDZGGCD08。)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