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引用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共十个中国古语,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传统和厚重人文底蕴。每个古语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交相辉映,照亮着我们未来的奋斗之路。
“天人合一”的概念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烙印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无论是庄子讲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还是北宋大儒张载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都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与自然共生,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共存,所以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下一家,共同发展。”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传承至今的古老文明,主要原因就是它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交融中不断取长补短,焕发新的生命力。天下为公、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爱好和平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包容开放、亲近仁义的特质,阐述了我们与各国之间友好相处、亲善和睦、共谋发展的共赢理念。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的社会观精准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行稳致远。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历朝历代都崇尚“亲民”“爱民”谋发展的共赢理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华各族儿女在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根本遵循,一次次丰富了宗旨内涵,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而其中承担着使命职责的各级党员干部更是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中脱颖而出,在“为人民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承基因、赓续美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内容的道德观作为激励各族中华儿女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精神力量,彰显了炎黄子孙的独有精神特征。从古至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灿烂文化符号,涵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宽厚、包容的纯良品格,并随着时代的前行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源泉动力所在。
十个具有悠久中华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古语,立体化地展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方向,我们要有所坚持,深刻领悟,寻觅到其中的真谛和力量,从而养成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开阔格局、坚定征途漫漫诉奋斗的昂扬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闪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荣光。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