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要下“力”“气”

2023年01月19日 13:0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俊萍
分享到:    

基层宣讲是传递党的声音、加强党群关系、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方式。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执行者,要下功夫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有“感染力”“吸引力”“生命力”。

用好“大白话”,让宣讲“接地气”有“感染力”。宣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宣讲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宣讲是否注重识别宣讲对象。不同的宣讲对象,需使用不同的宣讲语言。要及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坎上,就得结合群众特点,实行“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灵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用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进行宣讲。可采用“理论+文艺”“理论+聊天”等形式,让群众在新颖的宣讲模式、易懂有趣的语言中听懂党的声音、记牢党的好政策。要善于使用快板说唱、小品表演、情景话剧等方式宣讲,也要善于在与群众拉家常时宣讲。以生动活泼的宣讲方式、通俗易懂的宣讲语言,化“高深理论”为“朴素道理”,让群众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氛围中,悄无声息地将党的声音刻入脑海、记在心间。

用好“微课堂”,让宣讲“冒热气”有“吸引力”。高效的宣讲要做到受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由于群众时间零散、文化程度各异,在面对基层群众宣讲时,需下功夫研究宣讲方式、下力气备好宣讲课。创新性地探索符合实际的宣讲方式,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充分用好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农家院落等“微课堂”,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微型课”,以灵活的宣讲方式、微小的宣讲课堂,让宣讲“冒热气”、有“吸引力”,真正起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作用。可以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也可利用夜间群众空闲时间,来一场“围炉夜话”,化“官话”为“家常话”,灵活地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

绘好“民生图”,让宣讲“聚人气”有“生命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贯穿始终、鲜明醒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话语。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好政策的重任,宣讲时要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绘好“民生图”,让群众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宣讲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坐而论道,要联系一件件暖民心、惠民生的具体事例,回应民之所盼所愿所想,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在“聚人气”有“生命力”的宣讲中切实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