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2023年02月01日 18: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荟芹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论断凝聚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客观规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团结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标识,是引领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发展于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历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同时孕育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同时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西迁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践行“一国两制”,巩固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同时孕育形成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大团结局面的巩固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加充分的法治保障、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加和谐的社会基础,同时孕育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企业家精神、丝路精神等。

马克思认为,精神作为 “使人的社会实践变得有意识和有活力” 的思想观念,既有 “启发思想、改变思想之力”,又有 “改造物质环境、改变社会生活,使之与自己的理想愿望相协调的力量”。纵观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发展的同时,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现实的人”,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实现了一切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如,“两路”精神的形成,伴随着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四川、青海等省各族群众10多万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团结筑路的身影;北大荒精神的形成,伴随着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在北大荒拓荒的壮丽实践;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伴随着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14亿中国人民信念和力量的凝聚……总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核心纽带。作为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最鲜明的底色。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斗争,在此过程中孕育出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无一不是在爱国主义旗帜引领下形成的,无一不体现爱国主义这一根本性特征。在爱国主义核心纽带的感召和凝聚下,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展现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以及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打牢了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人民至上理念,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回顾历史,从井冈山精神到抗战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从脱贫攻坚精神到抗疫精神等等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虽各自产生的背景、主要内涵不尽相同,但都鲜明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民心、凝聚力量。只有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才能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爱国统一战线全体成员的根本利益,把他们紧密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动力源泉。精神侧重于基于一定的目的性而产生的心理意识状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丰富,但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与信仰的共同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信念、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充斥于每一种精神的本质内核之中。而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正是凝聚各阶层思想共识的基础前提,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会造成多元利益主体的力量分散,很难有效形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正向效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需要持续团结奋斗的历史进程。站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丰富而伟大的精神为支柱和动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从而更好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科研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理论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MDZGGCD02)】

(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