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调查研究要奔着问题去(金台潮声)

2023年04月11日 09: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 孟祥夫
分享到:    

近日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坚持调查研究的问题导向,并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具体问题、老大难问题,为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划出了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要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求源头活水,获得真知灼见。

老老实实聚焦问题。回避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越积越多。情况越复杂、矛盾越突出,群众寻求帮助和解决的心理越迫切。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的作风能力与群众的期盼和要求比还存在差距。有的在调研中预设框框、回避矛盾;有的按规定路线走马观花,看精心准备的样板,听照本宣科的汇报;有的拿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刀”,去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蹲点”……没有问题意识,没有目标导向,调研就会“盲人骑瞎马”,最终两手空空,徒增基层负担。只有一开始就聚焦真问题,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实情,发现别人没发现的契机,找到解开难题的金钥匙。

认认真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认真研究和分析问题。如果光调查不研究,或找出问题后束之高阁,调研就会“烂尾”,失去其意义。一旦掌握问题,必须下一番功夫深入分析,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充分论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推动发展的“施工图”。

扎扎实实解决问题。调研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在于成果转化。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在厦门工作时,习近平同志组织100多人做了发展战略的研究,围绕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21个专题调研,牵头编制的厦门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在福州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全民动员、问计于民,万人答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主持编制的“3820”战略工程十易其稿,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的发展目标……一项项科学政策的实施,都是充分调研的结果,都解决了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特定难题。

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调研科学性、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起而行之,到一线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沉到底、谋实策,推动问题一项项解决。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